我与08级大学生的一场非严肃对话
(2008-10-29 00:50:32)
标签:
大学生对话杂谈 |
我与08级大学生的一场非严肃对话
几个小时以前,我因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邀请,去了这所大学与一百多名以08级新生为主的大学生进行了一场非严肃的对话交流。
说实话,我虽然在这几年经常与在校大学生进行讲座交流,但与一年级新生交流,这还是第一次,而且当我知道大部分的学生是一年级新生的时候已经是我们的对话交流已经进行到了近三分之一处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在他们中间已经有了90后的孩子了,坦率说,60后与90后之间差着30年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跟他们对话,我有点缺乏自信,这里有着观念的差别,文化的差别(主要是他们比我更新锐)和对同一个话题的认知上的差别。
由于是有预约前往的,所以在我去之前就有了一个需要我讲的提纲,这提纲中有几个问题单是从问题的题面上就能看出来现今的大学生的一些趋向,下面简单回顾一下整个的对话过程。
因为学生中有很多是学艺术类的,所以他们整理的问题首先就是关于电影和制片人的,为了暖场,我先提问了关于电影的理解,但积极并敢于表达的同学很少,在我的鼓励下只有几个人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这与我在别的学校的学生积极站起来表达有一些不同,后来我理解了,人家是一年级,可能依然还存在着中学生的被动意识,因为面对高考的严峻,很难有学校会给孩子们机会表达自己。
当我用我的经验和体会告诉大家,制片人须具备艺术家,思想家和企业家的能力和素养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同学眼里的茫然,我在边讲的时候边在思考:是我讲得不好(或许有点)?还是题目他们没兴趣?还是他们被强迫来凑数的?就这样讲到了他们问我的个人成长历程,我发现了他们眼中的兴奋和凝神,因为我告诉他们我是92年因个人原因到北京要饭一直到今天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容易,一步步学会了艰难的思考,收获了知识,收获了阅历,还收获了金钱,他们给了我比较热烈的掌声。
由于知道了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后来我就转换了话题,虽然还是他们提给我的问题,但说话的方向就开始顺着他们的年龄来讲了,这其中我讲了一个词,孩子们笑了,我说他们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还是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他们问我在大学该做什么,我说要做的是你毕业以后可能要做的事,该学什么,我说要学你毕业以后用得着的知识,而且我还“反动”了一下,鼓励他们用40%的时间去学教学大纲以外的知识,因为这是社会和个人需要真的学习的知识,虽然没有人会考试这些内容,也虽然不能给你的毕业证书增添光彩,但却真的能给你的“毕业等于失业”(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刚说完毕业等于?的时候,大家集体大声地说出了“失业”这个伟大的词汇,看来大家对社会的整体状况是有清醒的认知的)带来新的机会,因为“毕业列车没有了站台,毕业去向哪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四年所学所想。
由于大学特殊的思想氛围,我把我听到一种新鲜论调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有人告诉我说,在四年大学中,假如不会翘课的大学生就不算一个好的大学生(大家会心地笑了),假如不懂得在考试遇到困难的时候“机智地求助”(这里的描述可以换一个两个字的词组)别人的大学生也算不上是好的大学生,大家笑得更得意了,最后我又说了一个,在四年的大学时光中,不懂得谈恋爱的大学生同样算不上好的大学生,这时大家几乎开心地笑到了极点,说实话,我不知道大家是赞同这个说法,还是反对这个说法,但因为这个观点不是我的原创,所以没有深入探讨,但在后来的提问中,还真有不错的好学生问我,为什么逃课的和作弊的大学生值得原谅,我只能说我真的没有谈到是否原谅的问题,我只是把我听到一种观点与大家探讨而已……
短短几个小时的交流,我真的感受到了不少,虽然我离开大学校园已经有20 多年了,但我分明感受了他们的青春在感染着我,尽管我知道我不再年轻了,但真的有一种年轻的力量在传递着,我从大家的眼里看到了渴望的眼神,他们的问题就告诉我,他们渴望我能指点迷津,但遗憾的是本人才学疏浅,未能满足大家。
但是,大学生假如在一年级的时候对未来希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话,这样的对话无疑是有意义的!
最后,客套一下吧: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为你们的理想,为你们的家族,为国家的需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