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网该当何罪
(2008-09-22 00:25:37)
标签:
作家打架杂谈 |
起点网该当何罪
---------------副主席会因为韩寒正不了
起点网搞了一次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因此而延伸出来的事却似乎在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郑彦英是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在参加那个活动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从呼吸到呻吟》,结果被韩寒用自己的方式评论了一下。
假如事情就到此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俺写的文章,可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好戏好象才刚刚开始。
郑先生的文章应该说还是不错,但那个从“呼吸到呻吟”的标题还真的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所以以韩寒的年龄和文风,那么评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就评论的行为本身似乎也无可厚非,可问题出就出在后来韩寒的文章又被某记者给郑先生转述了一下,引发了郑先生的“感慨”(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郑先生的感慨中不乏怨气),要是这两个人有一个省油点的灯可能到此仍然会结束这个故事,但事情却不是那样,韩寒又接了郑先生一招,这一招接得可谓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搞得对方突然面临了骑虎难下的两难局面,不再接招显然不妥,再接招肯定会因怒气过盛而不慎中招。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其实是文人之间一种技术较量,本来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了文字在中国的理解中,不同体制思想的理解有着天地之别,在郑先生的立场,写文章没留心自己赶时髦的时候,留了个大尾巴(呼吸呻吟,在当年的网民中很少有人不理解其中“YY”的含义),既然留了尾巴,有人攻击的时候,正确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开溜,一个是正面迎战(开溜就是不理会,反正小毛孩子说几句也无妨,而且对方的江湖门派身份也至于会影响到体制内的自己;正面迎战就该解释和说明,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就完了,然后再高调欢迎批评意见,高风亮节一把,多好啊。)。
可是郑先生却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做法,故意迂回批评对方,想讨回点面子,却不想又被抓住了尾巴,可怜的郑先生这回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哭显然不该是男人所为,可是笑的理由又是什么呢?伤心?愤怒?好象又跟身份和辈分不符合,我等草民并非不厚道之辈,也无意看什么笑话(和谐社会容易吗?!),但估计郑先生不会善罢甘休,因为韩寒的回应中有几个字(我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怎能写文章说你爷爷奶奶不好呢)他看了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可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一个是吃“国家俸禄”的,一个是给国家纳税的,又同是“文字工作者”!
这样一来,不免在文坛上兴风作浪一番,反正这两个是文字人中的好手和高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来该转正的郑副(瞧这别扭劲的,正副不还是得副吗)主席,因为这个话把可能会使那些排名在他后面的副同行们有话可说了,不够严肃,不够正经,还是继续副吧。
呜呼,如此看来,是起点网把郑副主席给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