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关心女教师的情感

(2008-02-29 01:59:14)
标签:

文化

八卦

杂谈

 

谁来关心女教师的情感

贵阳王永丽事件已经有点沸沸扬扬,一件本来并不新鲜的事就因为其中的两个“看点”而被传飞:首先是因为事件的女主角王永丽是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此时此刻说这个话似乎有点讽刺的意味,但鄙人绝没此意!),而且相好的是自己的两名学生,再一个看点就是事件的其中一个男主角被另一个男主角杀死了。

说实话,看完新闻后,我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来看这件事:首先是无法用轻松的阅读新闻的心情来看这件事,同时也无法用道德传教师的观点来抨击这个事!

不知道是哪位哲人曾说过,在人类的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上经常是无意识的就发生了,真的没有一个特别好表达和特别好的描述的理由,相信很多人会同意这个观点,因此对于这个三角恋故事的发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老师,王永丽的行为不需要我评价了,作为恋爱中的人,最后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也不需要我评说了。但是,作为事件的核心主人公的王永丽,我们恐怕不能简单谴责和打倒就完了,否则难保以后不再发生同类事件。

作为教师,就目前可以检索的信息看,王永丽好象做的不错,可是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员,在学校里发生这么大的事,学校有关领导竟然说不知情恐怕就有点让人不好理解了。

在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对工程师作过研究,也从来没有人对工程师的人格和人性作过关注,总是在有恶性事件出现之后,才想起来好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做的而没有人做。

在我国现有的中学教育体制中,把全部精力用在升学率上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也就毫无疑问地充当了一种“机器”,他们只要把学生的分数抓上去了,学校和学生家长几乎全就皆大欢喜了,好象在最早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定义中也只剩下了教书的职能了,不知道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既然老师成了机器,那他们的人性世界和情感世界也就成了一个最容易被社会忽略的“摆设”,可是作为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却不会因此就同样变成机器,由程序来控制,因此他们的情感世界和人性世界就会象野草的生长一样变的有点杂乱无章了。

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好象我们的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党委书记”或“工会主席”这样的领导,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职位的定义有问题,因为事实是,他们除了会照本宣科地传达文件,好象根本就不会做人的工作,因此就更不懂得如何关怀老师的情感世界了,估计这就是这个事件的最根本原因。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假如这个王永丽的情感能得到起码的关心或关注的话,想必她最起码应该知道象她自己正在经历的年龄相差这么大的师生恋是不那么正常的情感表达,另外她更应该知道,一个女人同时与两个彼此认识的男人交往似乎也不是正常的情感交往……

可惜在这个事件上已经没有这些假如的可能了。

逝者已逝,生者须生是一个最普通的道理,但是我希望有人能从这个事件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能有人把老师不再当机器,而是当人,在他们教书育人的时候,也能有人去关心或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