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樱桃晓晓
樱桃晓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59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园的脚步,慢点再慢点!

(2010-08-30 22:34:35)
标签:

育儿

公立幼儿园

私立幼儿园

金猪宝宝

晓晓

29个月

分类: 2岁到3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时间这么快,昨日那个依依呀呀的小婴儿已经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那个被我紧紧护在臂弯里的小宝贝,马上就要走出我视线,成为幼儿园小朋友的一员,走进属于自己的小社会。

入园,是孩子的一次成长,更是对父母的一种考验。虽说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千篇一律的大哭小闹,看别人孩孩子入园觉得这些过程已属平常事,但到了自己孩子真的入园了,总觉得这一刻对我们自己而言,还是特别的,特别的心情,特别的感受。

关于选择幼儿园,着实让我苦恼了一阵,和许多父母一样,我总想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幼儿园。可是什么是最好的呢?其实没什么特定的标准,只是相对的条件而已。

以前我比较偏向入私立幼儿园,感觉那里环境宽松,办园理念比较先进,老师更加和蔼可亲等等,后来经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有的私立幼儿园办园理念的确比较新颖,但真的能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幼儿园其实没有几个。即使有,俺们也进不去,人肯定多了去了!

既然如此还是考虑进公立幼儿园比较妥当,起码幼儿园不会为了商业利益,在孩子伙食和生活环境方面过度节约和克扣。老师也相对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因为不满工资待遇而随时跳槽。

而实际的情况是,今年入园空前紧张,别说什么去选择幼儿园了,人家幼儿园能要你都是奢谈!07年出世的金猪宝宝今年到了入园年龄,这年出生的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多啊!幼儿园今年空前紧张,到处满员。

公立幼儿园比私立幼儿园还难进,我是想要在家附近的幼儿园上比较好,这路上是天天堵车,如果选个远的,每天光路上就好几个小时,那孩子多受罪!

晓晓奶奶住的小区倒是有很好的幼儿园,而且我们去的话连赞助费都免了(因为晓晓户口在海淀)。但从我家送过去路上太堵,小家伙也坚决不住奶奶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这点我也比较认同,孩子去幼儿园乖巧压抑一天,总要回来找自己最亲密的人来释放一下才行。

我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很少,当然私立也不多。通过比较和了解,我们最后选定了离家车程10分钟的五幼幼儿园。当然能进去也是很费劲的,托人找关系是难免的,没办法,就这社会!

最后总算是入了五幼幼儿园的亲子班,需要先上半年亲子班,再上半年半日班,然后直接进小班。晓晓到9月份,是两岁八个月,若直接入园,我认为稍早了点,满三岁入园最理想。但明年9月再入园又有点大,确定让人很矛盾。

明年9月正式上幼儿园,那时已经三岁八个月,年龄算比较大的孩子。我也曾经犹豫,和她同龄的孩子今年基本都正式入园了,而她晚一年入园,会不会耽误她的成长呢?但深一步考虑,去幼儿园学的那些东西,晚点学也不迟,与其在幼儿园里排排坐,不如用这些时间去自由的玩耍。

她以后是六岁八个月上学,那么算下来,她要上三年幼儿园,也足矣。我本来就对目前国内的幼儿园模式心存疑虑,那么小的孩子被迫过着规矩的集体生活,压抑了孩子向往自由的天性。既然我没办法让她躲开现行的模式,那么只能想办法,让这种程式化制度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当然也不能怪具体哪个幼儿园,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不是说变就能变的。现在幼儿园几个老师带那么多孩子,只能对孩子严加管教,只能让孩子听话!听话!好好听话!!!这还涉及幼儿安全问题,班上小朋友太多,照看不过来,不逼着孩子老实呆着,老师得累死。

上幼儿园对孩子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也有很多好处,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第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交际范围扩大,还可以学习一些有益处的规则和纪律,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总之我既希望她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顺应幼儿园的规矩,又希望她能保留自己的个性,不要因为入园而被过度压抑。

还好我们今年只是入亲子班,还有慢慢适应的机会。等她再大一点,适应能就会更强一些。所以现在的我心里也不需要为她的入园过多担心什么了。

小妞看了巧虎后本来对去幼儿园充满期待,没事总背着自己的小书包说要去幼儿园了,还和我们说再见。我以为她知道去幼儿园是要自己去的,可是突然有一天她问我“妈妈,去幼儿园的时候,你是和我一起去吗?”我告诉她我会送她到门口,但幼儿园里只有小朋友才可以进,不让妈妈去。她一听,突然就没有了去幼儿园的热情,以后再不提去幼儿园这事了。还好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