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摇篮曲(活动反思)
(2013-01-24 09:20: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研析 |
领域 |
艺术 |
活动类型 |
歌唱 |
活动内容 |
摇篮曲 |
|
活动来源 |
L335 |
实施时间 |
2013年1月23日周三上午 |
|||
教育价值分析 |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充分感受摇篮曲的美。 |
|||||
活动目标 |
1、 2、 3、 |
|||||
活动难点 |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
|||||
难点剖析 |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
|||||
活动准备 |
磁带,录音机。 |
|||||
活动过程 |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
|||||
一、 1、 2、 二、 1、 2、 3、 三、 1、 2、 四、填词哼唱,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
这是很生动形象的表现环节,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引导性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的表现很重要。 |
|||||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纲要》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幼儿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幼儿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幼儿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力求对幼儿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幼儿的音乐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