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稿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2018-01-04 08:49: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7年市级规划小课题 |
第二稿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课时计划】
3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2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达到资源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
1.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学生的活动,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事情可做。
2.分配好本组同学发言板块。
3.一起研究搜集的资料,并做好整理,为资料汇总做好准备。
准备时间:一周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二、活动指导
每个小组最少有一个同学上台进行交流。其他学生对发言同学进行评价。
1.“引经据典话诚信”。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学生搜集的诚信如果是文言文,一定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含义,深层次理解其中的含义,深层次理解含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载。
(4)在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给自己寻找一则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让诚信成为自己的处世规则。
2.教师出示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学生学习。
故事:
《曾子烹彘》
《商鞅立木》
要求:
1.学生可以流利读出文言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说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1)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学会演讲。
要求:1.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加 班级演讲比赛。
流程:
主题:“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参加演讲的学生以及顺序:
演讲结果:
演讲的要求是:
1.吐字清晰、响亮。
2.有情感,能打动人。
3.有自己的观点,并能阐述.
学生总结:
本节综合性学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名言警句、诚信故事、演讲等方面。
预设资料成果展示
一、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11.轻诺必寡信——《老子》
12.无转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逸周书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4.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5.人倍信则 名不达。——刘向《说苑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邱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邱生的宣传有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三、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的魅力》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也不必说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一切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守着行李,寸步不离。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守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事后,这位学生说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改变他的一生。是啊,诚信就是如此征服着人心。然而,诚信的魅力不止于此。
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心诚意对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诚信诚意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诚信使他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公,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朋友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