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抓住三个难点
(2014-04-23 20:46:59)
标签:
教科研教育 |
分类: 2013年市小课题研究 |
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抓住三个难点
宋朝辉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其中付出了艰辛的劳作,学生也为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些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学习浓厚的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能够一步步实现的教学目标,真正使学生爱上文言文,爱上祖国灿烂的古文化。
文言文教学目设计要抓住三个难点,围绕着三个难点设计好教学目标。
一、文言文教学要围绕着“读”进行。
1、“读的要求”要合乎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做一个调查,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起始年级的学生是读不好节奏的,更别说是感情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求耐心,做好学生的转型工作。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太高。耐心的指导学生打好基础,做好转变。这有利于高一年级的教学。不妨在起始年级设置教学目标为;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在老师的帮助下简单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更适合七年级的学生。
2.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要有效果。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读”,要从词句表意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到“这样读”的必要,使学生的“读”成为一种自然地发在内心的表达;同时多给学生一些读的示范、领读、教读应该依然是增进学生诵读效果的经典方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或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的范读方式。笔者以为,教师的范读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这样的范读距离学生更近,更有感召力。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够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范读能力。
3.朗读环节安排要合乎规律。在促进学生识记积累文言的同时,促进学生把握理解课文,使学生把握理解文章,使学生感受到文言课文的“好”。“读课文”“理解课文”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学习过程,通过“读课文”促进“理解课文”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学习过程。通过“读课文”促进“理解课文”,又因为“理解课文”了而使“读课文”有更好的表现。将“读”融入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这样读的更符合学生学习文言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二、初中文言教学要把“积累”落到实处。
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一背诵一定量的文言作品,二是掌握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虚词和实词,三是初步形成文言语感,四是了解一些文言文化常识,五是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等等。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以文本学习为主,把文本学习“做”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