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看待“杜郎口教学模式”

(2013-11-12 16:21:59)
标签:

教科研

情感

分类: 2013年市小课题研究

理性看待“杜郎口教学模式”

长安区韦曲街道杜陵中学   宋朝辉

【内容提要】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方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引起学校大范围的模仿。笔者以为教师应该理性的看待,理性的模仿。应该认真面对自己的学生,不能拘囿与某种教学模式。教育界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应该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思索    理念    学生能力

杜郎口教学模式,指山东省聊城市在平县杜郎口镇初中自1998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创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校课堂模式。“升学率的增长”是杜郎口中学教改成功的金色招牌,实现了“0作业”,解决了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的达成教学目标。这些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教改”成功之处,也是专业人士对其的评价。

参观的教师观摩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室里到处是黑板,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板演,非常自信,学习专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讲课。真是不可思议。于是乎,这种教学模式被很多大家推崇,如龙卷风一般,在全国开始流行。但是笔者以为,不可盲目的夸大一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某种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成为放之全国皆准的真理。2013年7月在陕西省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更是加深了我这方面的认识。专家老师公正的评价了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深感高兴。毕竟已经有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理性的看待了。

用一种教学模式面对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说得严重一些,那将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悲哀,学生的一种悲哀。

反思杜郎口教学模式,笔者觉得有这么几点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思索:

一、杜郎口中学教改成功的金色招牌是“升学率的增长”,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困境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单凭这一点就说明教改成功,是不是有点偏颇呢?我们经常说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说要综合评价学校,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一白遮千丑的”现象依然存在。我认为杜郎口中学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其色彩还是比较浓厚的。他们是寄宿制学校,一天上八节课,还有早自习、晚自习,加在一块有十几节。课间教师还给有些学生提问、听写、补习。中午他们学校是有午休的,但是有些老师剥夺了孩子休息的权利,依旧加班加点给孩子补课。他们的成绩是靠传统办法取得的,教学效率不高。余文森教授在《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一文中谈到学生学习有效性有三个指标:学习的速度、结果、和体验。那么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的速度体现在哪里呢?大多数学校不可能、也没有条件采取加晚自习和补课方式来提高教学成绩。我们国家大多数学校不是寄宿制的。笔者以为靠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加大学生训练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办法是不可取的。真正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应该和“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不一样。至于会是什么样子,我想每个教师所处的地域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模式应该有所不同。我们的先辈们提倡的“因材施教”“教无定法”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二、我们经常说要让我们的孩子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国家下大力气整治。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的规定,小学8时15分到校,初中8时到校,高中和寄宿制学校在7时45分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不得提前安排。对自愿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及时、认真地安排好值日和护导等工作,开放场地设施,安排开展体育健身等活动。我们回头看看杜郎口中学,从本质上讲,他们并没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们经常说的睡眠不足的问题,在那里依然存在。从早上六点多直到晚上十点,学生一直在上课(除了吃饭,午休时间),请问这样的学习时间,对于中学生来说,合理吗?杜郎口中学的“0作业”其实也不是真正的“0作业”,而是在课堂上把该背的都背了,该做的都做了,学生课外时间都没有了,还如何谈课外作业?而一般的学校,是没有这个条件的。一天只能保证学生有一节自习课来完成作业。对于中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在家写作业的时间,中学生不超过1.5小时。这是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至于作业,也应该因生而不同。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是农村中学,面临着拆迁,优秀学生大量流失。一些学困生连字都不会写,请问这样的学生如何完成作业?我们只能是给他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就这还要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用的时间当然会多一些。学困生的作业绝对不能和优秀生一样。而我们的大多数老师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共识。

三、杜郎口中学让孩子们动起来,课堂上没有孩子睡觉,都积极参加到学习当中,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细细一想,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适合于理解程度要求较低的科目,例如复习课、训练课、活动课等。新授课和对学生理解程度要求较高的科目使用恐怕不行。他们课堂的某些环节太浪费时间,课堂效率太低。 英美一些国家已经证明“超市效应”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适应精英教育。他们是农村学校,又是寄宿制,没有什么活动,学生不学习又能干些什么?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他们还应该有很多的生活内容,而且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校不可能一整天把学生关在四堵墙里。而且在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还要面对一部分学困生。这样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一般情况下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我们不可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看客”。而优秀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没法提高他们的能力,深化他们的知识。还有上级部门下达的教学进度,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制约着我们的教师。我们只能是抓紧四十分钟,努力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我们的课堂变成有效的。我赞同有些专家的看法,他们提倡有效课堂。我认为这种提法更为科学,更为理性。只要我们的课堂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至于高效课堂,那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

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的确学生很活跃,分组讨论,学生板演争先恐后。但是独创性的东西却很少。以语文课堂为例,学生自我学习处理的知识是字、词一类的浅显知识,学生板书的答案多数也可从“参考书”中找到。需要感悟和提升的,老师必须讲解和分析。比如语文课中的“诗词赏析”,初中学生的欣赏水平根本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必须要求教师交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不断训练,形成能力。学困生也许在这样的精心辅导下,依然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本领。我们的教育应是面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兼顾优秀生和学困生。低层次的学生自主,只能提高低层次的能力。笔者以为不利于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提升。教师的讲解、归纳、提升不容忽视。教师应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艺术。

五、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成为他们的理念。对外宣传,他们也以一位教师讲课不超过十分钟为量化标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不是不要教师了,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是强化了。笔者以为杜郎口中学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了,展示课体现出来的“深度”不够。如对课堂的调控不够及时、行动不力,教师的点评和知识深化缺乏力度。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应是为学生“提升”树梯子,该升华的地方必须升华上去,没有教师的精讲、提问,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会受到限制。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一步步探究,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不能从教师一讲到底的极端走到教师不讲的另一个极端去;也不能很极端的用教师一节课最多讲几分钟来衡量教师的改革力度。

 笔者以为,模仿是可以的,但应该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一种积极的模仿。在模仿中探索,在模仿中反思,在模仿中提升,在模仿中研究。“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应该是我们心中不变的教育理念,也才是对学生负责、对职业负责的态度。进行学科教学改革主要是不能“满堂灌”,而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去自我体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一些问题研究,同时要具有可行性、实用性。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显著性的标志。课堂上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学生积极探索,研究出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方法来。我们时刻要牢记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希望看到教育界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应该才是中国教育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杜郎口中学网站的宣传网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余文森《有效课堂十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