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美版复习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版画明度水仙花黑加白北京美术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正经八百 |
领导下指示周三要听我的复习课。
我还没弄呢,光构思了!先把之前的教学计划翻出来,这会儿能用上——我费好大的工夫整理的,各位大虾要下载可以,但请留下宝贵意见哦!谢谢我也行啊!!
人美版五年级第十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造型表现的基本能力,从生活中发现、感受、思考要表现的内容。培养运用多种媒材和造型语言进行创作的基础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文化素养,认识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和作用,拓展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并恰当运用线与色的的搭配。如何抓住动物特点概括简化表现,用线进
2、通过制作学具,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透视知识对近大远小透视知识的理解及表现。
3、通过欣赏各种题材的摄影艺术,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摄影。能够初步掌握摄影艺术的欣赏方法,并用艺
4、艺术作品的透视现象及规律。艺术作品的透视现象及规律。
5、初步学习运用中国画表现水仙花的方法,画一幅水仙花的小品水仙花的形态特征及叶的前后关系。
6、了解浅显的中国画表现梅花的方法,学习画一幅花朵有正、侧变化的梅花小品。如何运用笔墨表现梅花
7、了解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如何抓住动物特点,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
8、学习简单的花灯的设计制作方法,如何巧用材料进行花灯设计制作。
9、能初步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拍摄一组花卉小品,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恰当进行花卉摄影的构图。
10.了解卡通标志牌的特点及作用,文字和卡通形象如何有机的结合。
11.学习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节奏感的方法。如何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画面
12.学习活动版画的表现方法。如何创造出有情趣的活动版画。
13.学习活动版画的表现方法。如何创造出有情趣的活动版画。
14.学习垃圾桶的设计制作方法。如何巧用材料进行垃圾桶设计。
15.体验用泥进行城市雕塑的方法。如何根据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教材特点:
一、进一步体现整套教材的编写思路
1.题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2.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
3.作业形式的选择性
4.思维的发散性与表现的创造性
5.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与合作性
6.评价的导向性与多样性
二、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1.线条系列—动物装饰
2.色彩系列—色彩明度练习(一)、(二)
3.设计系列—台灯设计、垃圾桶设计、卡通标志牌
4.水墨系列—水仙花、梅花
5.泥塑系列—城市雕塑
6.版画系列—有趣的活动版画
7.欣赏系列—摄影艺术欣赏、深远的空间
8.综合探索系列——文化大都市—北京
单元备课:
一、造型表现(11课)
1.《动物装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浅显的动物装饰的知识,了解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能恰当运用线条与色块完成一幅动物装饰作品。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动物特点,用线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
2.《美丽的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浅显的花卉摄影作品的拍摄方法,能初步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拍摄一组花卉小品。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摄影操作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初步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拍摄一组花卉小品。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恰当进行花卉摄影的构图。
3.《水墨表现——水仙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水仙花的相关知识及浅显的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能初步用中国画表现水仙花的方法,画一幅水仙花的小品。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水墨画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能初步用中国画表现水仙花的方法,画一幅水仙花的小品。
教学难点:水仙花的形态特征及叶的前后关系。
4.《水墨表现——梅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梅花的人文内涵及浅显的中国画表现梅花的方法,学习画一幅花朵有正、侧变化的梅花小品。
(2)情感目标:感悟梅花的精神,学习梅花的品格。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中国画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画一幅花朵有正、侧变化的梅花小品。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笔墨表现梅花的枝干、花的形态特征及画面的构图。
5.《卡通标志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卡通标志牌的特点及作用。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和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卡通标志牌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文字和卡通形象如何有机的结合。
6.《色彩的明度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色彩明度知识,学习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节奏感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明度进行色彩造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节奏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画面的美感。
7.《色彩的明度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不同种颜色明度的差异,学习用明度高或明度低的颜色为主,画一幅水粉装饰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色彩进行设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明度高或明度低的颜色为主,画一幅水粉装饰画。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种色相的明度变化,画一幅明度高或明度低为主的水粉装饰画。
8.《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如何运用电脑软件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运用电脑软件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电脑软件表现出有情趣、符合透视规律的电脑美术作品。
9.《有趣的活动版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活动版画的相关知识,结合联想、创意,有计划地利用模版印制出单幅、连幅形式的活动版画。学习活动版画的表现方法。
(2)情感目标:感受活动版画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塌实、细心的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活动版画的表现方法(活动版画形象的设计与模板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创造出有情趣的活动版画(活动版画内容创作与模板印制的结合。)
10.《城市雕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浅显的城市雕塑知识,体验用泥进行城市雕塑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环境艺术建设的热情和以艺术的眼光、审美的思维思考周围环境的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动手操作、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相关文化和设计内涵,并学习用这种方法创造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环境特点进行城市雕塑的设计。
11.《城市印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城市建筑的特点,体验用纸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制作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用纸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纸设计出有特点的城市建筑。
二、设计应用(4课)
1.《做彩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花灯的相关知识,学习简单的花灯设计制作方法。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美观、新颖的花灯作品。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花灯知识及花灯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花灯的设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花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进行花灯设计制作。
2.《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浅显的透视知识,能设计制作一件表现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小学具或画一幅近大远小的透视图。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用艺术手法进行空间表现的学习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学具,进一步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浅显的透视知识。
教学难点:对近大远小透视知识的理解及表现。
3.《台灯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台灯的设计内涵,学习浅显的台灯设计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活动版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创造出有情趣的活动版画。
4.《垃圾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垃圾桶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垃圾桶设计制作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垃圾桶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进行垃圾桶设计。
欣赏评述(2课)
1.《摄影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摄影艺术的题材、内涵、色彩、构图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摄影方面的欣赏能力,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体验摄影艺术带给人的视觉享受。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各种题材的摄影艺术,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摄影。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掌握摄影艺术的欣赏方法,并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
2.《深远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艺术作品中近大远小透视现象表现方法的分析,了解浅显的透视规律。
(2)情感目标:学习画家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培养学生用艺术手法进行空间表现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艺术作品浅显的的透视现象及规律。
教学难点:艺术作品的透视现象及规律。
综合探索(1课)
1.《文化大都市——北京》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搜集、了解北京这座文化都市的特点,能用绘画、摄影展板等多种形式表现北京城市的文化活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首都文化建设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搜集、了解北京这座文化都市的特点。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区别。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复习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340b4010095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