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高考专题复习——句式变换教案
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能力层级属D级。此类题目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
(一)变换句型。
一.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和短句只是就单句而说的。一般的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容量大,能使表达严密准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政论文和科学论文、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内心活动、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
而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把一个长句改换成几个短句,方法如下:首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其次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成几个短句。
例1—1、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地方法院今天掀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分析]
这几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方法与上正好相反:首先,以其中一个主要句为主干;其次,把剩余短句作主要句的定语或状语。
例1—2、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得有删削)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分析]这是几个短句,围绕“里克特”展开话题,选择最后一句作为主干而将其他短句化为“里克特”的定语。改写如下: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施动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主要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这在复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各分句应采用相同的叙述角度,使前后主语保持一致,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顺畅。因而,选用主动句或被动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2—1、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画线文字在原文中是这样说的:“直到榨完他们留在皮管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再比较下面两句:
例2—2、
①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二诸葛把她拦回去,二诸葛老婆还骂个不休。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分折]
从方法上而言,主动句变被动句,只要把“把”字后的受动者,即“把”带的宾语提到主语的位置上,将“把”改为“被”即可。被动句变主动句,只要将“被”字带的宾语提放到主语位置上,将受动者放到动词后面,去掉“被”字即可。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表达,也可用否定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应该明确,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则还是表达否定的意思。
下列三句就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例3、
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难道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②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③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分析]例①中已有两重否定,再加上反问又等于一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的意思,可去掉“不”字;例②“无时无刻”只能算一重否定,应该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句;例③中也是三重否定,意思表达反了。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是肯定语气,反问句应加否定词,陈述句是否定语气,反问句就可不用否定同,或用双重否定。反之,也是如此。
例4: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分析]陈述句是肯定语气,改为反问句时就应加上否定词,改为:难道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吗?当然,现代汉语中还有其他一些句子类型,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
如:①你把球传给我。(祈使句)
你能把球传给我吗?(疑问句)
②他的脾气暴躁。(陈述句)
他的脾气多么暴躁啊!(感叹句)(前者平叙,后者强烈。)
五.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一个句子,句式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的叫整句。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氛。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例5—1、
散句: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远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使用整句或散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整句、散句也是可以互换的。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相同的句式,或都改为长句,或都改为短句。而整句变散句就是要把“整齐”变为“错落”,改写时变换其中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就成了散句。请看下面一例:
例5—2、将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修改如下: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暧房里开放,而在冰天雪地里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六.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变换
经常出现在口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较为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显得活泼而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其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因而显得严谨、周密。
另外,口语句和书面句在用词上也具有明显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书面语句则多由文雅庄重的词语组成。例如
①祝您身体好!(口语句)
③祝您安康!(书面句)
七.常式句和变式句的转换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壮语前置、定语后置四种情况。例如: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
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②我们明天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常式句)
我们明天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在会议室。(状语后置)
明天,我们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状语前置)
③他打了初二(1)班的小明。(常式句)
他打了小明,初二(1)班的。(定语后置)
(二)句子重组:
这种题目,一般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说对象,让答题在不遗漏原句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组。如:
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根据要求选用恰当句式重组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三)注意:各种句式的转换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②不能混淆句式分类的界限;
③要体会语意,把握语境,恰当地转换。
难点训练
2.(★★★★)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4.(★★★★★)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5.(★★★★)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
6.(★★★★)用“考生和高校”作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7.(★★★★)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改写。
8.(★★★★)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部分改写,使之与其前句构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
(2)
9.将下面长句改为短句。
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是凭着日渐培养起来的艺术感受力来敏锐地感知和领略艺术形象所
答:
10.把下面一段不好的译文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
11.把下面三个单句改写为一个长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语序、个别词语可以调整、增删。
①姜志强是本市的一位残疾青年。
②他自费创办“爱心幼儿园”,为了向一切需要慰藉的残疾幼儿真诚地奉献爱心。
③市电视台记者近日到幼儿园采访姜志强的事迹。
改句:
12.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造一个句子。要求:①能与标有
什么叫爱国?爱国,就是对我们的父母之邦,怀着深情的眷念,深切的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危机四伏之际,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是爱国;
,
13.在下面横线上读写恰当的语句,使句式与前边有
时常为情所系,为情所牵,到底情为何物?
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
情是跳荡的火焰,
14.仿照下面的例子造两个字数相同、句式一样;内容相关的句子。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附: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