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之见09:别开生面

门外之见09:别开生面
12月17日,本地宣教部门举办,由一所不满二十岁的年轻艺术院校承办的音乐会—《四季情韵.冬.中外作品赏析》,在本地大剧院上演。
我欣赏这场音乐会的演出水平,更欣赏这种演出形式:于演出中普及交响乐常识。这不是首开先河。早几年,离休后的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据我所知,在大连地区尚无先例。
演出之前,乐团指挥高大林介绍了交响乐团的基本构成,弓弦、木管、铜管、打击乐组各演奏一两个乐句,大、小提琴的首席各奏一个乐段,让观众对各类乐器的外形和音色有个基本了解。印象最深的是,介绍到长号(拉管)时,三位乐手起立,奏响最能唤起观众幸福感的CCTV《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音乐会以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开场,依次是钢琴协奏曲《黄河》、《音乐之声》、《西班牙随想曲》、《绒花》、《自由飞翔》,以混声合唱俄罗斯民歌《卡林卡》和国内的一首合唱曲落下帷幕。
每部作品演奏之前,指挥都有简略的介绍。
钢琴协奏曲《黄河》主创与演奏者殷承宗的遭遇,令人忿然。一个弹钢琴的,他碍着谁了?弹《春天的故事》绝不会遭此厄运,可惜那时没有。但愿已逝的不再重来。
对这种形式—主要是对指挥的表达—也有非议。散场时有人说,讲了些什么?秃噜反障的—意思嘴皮子不大溜到。
我反感瞧不起人的人。术业有专攻。嘴皮子像刘兰芳,就去说评书了。人家能把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改编成交响乐,品质高下,另当别论。撒把蝌蚪给你,你知道往哪条线上挂?
说是滥竽充数也好,附庸风雅也罢,反正钟爱白菜炖豆腐的人,又听了一场交响乐,尽管也挺下里巴人的。
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能如何,一直没试过;我觉得,常听音乐,听常了交响乐,或许哪一天就能听出个子午卯酉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