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味人间》里面的涮涮辣到底有多辣?关于辣椒的七个冷知识

(2018-12-12 10:41:45)
标签:

辣椒

风味人间

涮涮辣

吃辣

美食

分类: 溯源食材

12月初,阿娘期待已久的高分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六集《香料歧路》如约播出,这一集里隆重介绍了美食烹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香料,揭开花椒、八角、辣椒等看似稀松平常的香料食材的神秘面纱。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wNFs9fHARUNvp9BSyLgQTxWGDoicum6ia17nAvNUeutYKYFicZMO0m7Rw/640?wx_fmt=jpeg

说起吃辣,哪些地区最厉害?

相传是这样的:

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中国最辣的辣椒是什么?

在哪里种植?

知道吗?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ZLwd1ePlvBcwzvpC0aap4bhv12ZYMMpEsEddER0DuHBbfMcRIJNCtg/640?wx_fmt=png

(辣椒)


当在《风味人间》第六集中看到涮涮辣隆重出场时,阿娘和广大网友们一样兴奋不已:“看到了无敌涮涮辣,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辣味”、“听到名字就能辣出眼泪!”。

 


『涮涮辣』,顾名思义,放在蘸水中涮一涮的辣椒。涮涮辣的辣度极高,辣度大到100W个高斯维尔左右,是目前国内辣度最高的辣椒。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riagYROibjWaKiallXfnAjn7zjtZ6SHQdlbWNnNWPLgGEG3VtibibucMDfA/640?wx_fmt=png

用涮涮辣调味时,不能直接入口,只能放在蘸水中涮一涮,即便这样,一大盆水也已经辛辣无比,所以叫『涮涮辣』。

涮涮辣的颜色鲜艳,闻之辣味扑鼻,云南人又称其为『象鼻辣』。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gpzqzHssWHNqHw5yrVqKoMk4iaheiccwqOpBr5ZNt3vUF3FADXNR51tA/640?wx_fmt=jpeg

(涮涮辣)

云南是亚热带地区,过去经常有大象出没。

据说,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在了这种辣椒上,辣的大象狂奔不止,鼻子不停的甩动,象鼻辣因此而得名,可见其辣的“过瘾”。

在云南,涮涮辣是傣族的必需品,在当地,涮涮辣一般凉拌菜,蘸水等都会用到它,吃的时候只需将它放进汤里涮几下就可以,有时候弄香辣火锅,一个涮涮辣涮七八口锅都辣味十足。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wd6dbIA3W7MUTiaT5zL3fO7Y8EEo0HKL7E2vu7bvXuYibNINZNcOeJjg/640?wx_fmt=png

云南的涮涮辣,别说吃一盘,哪怕吃一个都是“满清十大酷刑”级别

把果实弄破,提着辣椒轻轻地在汤汁中随便涮几下,辣味就足以辣倒一片了。


涮涮辣到底有多辣?

据经过检测,涮涮辣可以和印度魔鬼椒、美国沙维纳灯笼椒、墨西哥蝎子辣椒、英国加纳辣椒等一较上下。


涮一下便辣味满口,在云南有“一个涮涮辣够涮一头牛,一个涮涮辣可以从村头涮到村尾”的说法。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EHalibIJzrsrjN1b6CYxNwTvfQbgliaIDxCR5CngBriaEmqZqrx5Q9uTg/640?wx_fmt=png

(涮涮辣)


说到这里,伙伴们不禁要问:涮涮辣是中国最辣的辣椒,那么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又是什么?辣椒又有怎样的故事?


今天,阿娘就与伙伴们一起复习7个辣椒的冷知识~

1、辣椒的老家在墨西哥

辣椒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少从公元前7500年起,就是墨西哥菜中的调味料。

数百万年来,新旧大陆之间一直相互隔绝,直到美洲被发现之前,这些辣椒都仅存在于墨西哥中东部

今天,辣椒已然征服了全世界,这和哥伦布的旅程脱不开干系。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iaibknK5I5s2Q1OdArs8TJ1HexRa6s7qkdn5WDTF4jvwKtd3a3NPygGA/640?wx_fmt=jpeg

(南美的玻利维亚彩虹椒)

2、哥伦布找到辣椒,纯属意外

但哥伦布的那次寻“椒”之旅其实是个误会。

他原本踏上的,是开辟通往东方的胡椒航路。

大航海时代与寻找新的香料通路密切相关,胡椒正是当时欧洲人追捧的东方香料之首。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awDQWL21dy2egHWFrWr0YlGFzZet83DhC8xNibgd7dzwedP0poaRohA/640?wx_fmt=png(哥伦布原本要找的是胡椒)

今天,我们都知道,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而是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那里,他真的发现了一种辣味调料,他坚信自己找到了胡椒(Pepper)。于是在英语中,“Pepper”同时指代了来自茄科的辣椒和来自胡椒科的胡椒

3、“中国辣椒”也是椒

17世纪,辣椒终于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有一种辣椒的正式中文名是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但它的老家当然也在美洲。

它的得名,是因为德国植物学家经常在中餐馆中见到厨子大量使用这种辣椒,就以“中国”作为其品种名字。这种辣椒的老家当然也在美洲。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hvbAYNuFXNK09fyMmTR2KHPga2oYUQPmtE44jic7koicprj77reoicG3Q/640?wx_fmt=jpeg
(中国辣椒还有个俗名叫黄灯笼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断魂椒就是中国辣椒的后裔。

4、辣椒曾今是花卉

贵州的小米辣、云南的涮涮辣、四川的朝天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境内的辣椒。

除去饮食清淡的苏浙和岭南,其他地区都食用辣椒,有的地区甚至无辣不欢,而用辣椒入菜的菜肴也丰富多样。

可实际上,辣椒进入中华大地的时间仅有四百多年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R7Tw3b8RGZulZZptLeunibROdJj0lFOsEvh0an93EHQpwoyjtfjyrww/640?wx_fmt=png

在明朝初期,随着郑和7次下西洋,中华大地同海外的联系发展到顶峰。

在明朝中后期,红薯、四季豆、花生、油菜、玉米、西红柿、土豆、菠萝、辣椒、南瓜等农作物、水果进入中华大地。

中原地区的人喜欢把异邦国家传入中原的的物品都加一个『胡』字,如胡琴(二胡)、胡床(马扎)、胡桃(核桃)、胡萝卜......在辣椒最初传入中华大地时,国内有些地区就把辣椒叫做『胡椒』,一直流传至今。

辣椒传入中华大地,最初是作为一种花卉来观赏,明代的戏曲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中,列举了38种花卉,其中之一便是“辣椒花”。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WPJvHMsAc9dgLOdSdp1uCJicEIlQC3yWBk2g6avEZ9r1e6WWCcr8JbQ/640?wx_fmt=png

(辣椒花)

无论是汤显祖,还是同时代的其他人的书中,都没有提及食用辣椒。在明朝,辣椒只是当做花卉来欣赏,并不用做食用。

到了清朝时期,辣椒才在中国开始食用。以西南地区最率先,最明显,后来逐渐发展到华中、华北,以及西北和东北。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MPZxsk1tZaibNvibRnANUAib8wleazHibqic4It91pFCm7P8awMricwhbpfQ/640?wx_fmt=png

(我们熟悉的朝天椒长这样)

5、为什么辣能让你爽?

我们通常用“热辣”(hot)来形容辣椒,这实在不错。

因为辣椒素的受体(被称为VR1)一般只有在接触到43°C以上的食物或被酸覆盖的时候才会被激活。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pDRlVx6R1h8XxS8PR4jPtYiae1tkjCV5icjAS22lJFticd0O3Y3MDy7xQ/640?wx_fmt=jpeg

VR1受体激活后所传递的是灼热感,所以吃辣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烧灼的感觉。这种灼热的感觉会让大脑产生一种机体受伤的错误概念,并开始释放人体自身的止痛物质——内啡肽,所以可以让人有一种欣快的感觉,越吃越爽,越吃越想吃。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gif/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KJcictRiaxic5qQq9QKHKTCexn3IcReUSEiaWSu4sxfIkVXz9NAeeJmZZQ/640?wx_fmt=gif

吃了这么多含有辣椒素的食物,辣椒素势必会随着食物经过漫长的肠道来到肛门。肛门上的辣椒素受体被激活的时候,大脑能感知到排便时肛门火烧火燎的感觉,还伴有些隐隐的疼痛。


6、之所以辣,就是不想被你吃

辣椒产生辣椒素很可能是为了防止果实被哺乳动物吃掉,因为我们有着扁平的牙齿,能够嚼碎种子。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gif/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xlvtkj52TzqlJ3Gx6RqFrEbBRcYYicr2yfWZ0P050X24WNmkcNUbn1A/640?wx_fmt=gif

而甜椒可能利用了拟态——如果它看起来很像辣椒,那么哺乳动物就不会冒险去吃它。

鸟类通常没有牙齿,能让种子完好无损地通过消化道,而且无法感知辣椒素,因此它们能轻松地吃掉辣椒。

辣椒的种子随鸟类的粪便排出,就得到了广泛传播

7、不想被辣哭?有办法。

辣椒素是由辣椒的胎座(就是长满辣椒籽的那个部分)分泌的。辣椒素会通过胎座和果皮之间的维管束传递到整个辣椒上。

所以同一个辣椒的不同部位辣椒素含量是有差异的。

辣椒最辣的部分就是胎座和那些白筋。如果想尝尝断魂椒的味道,又不想被辣哭,最保险的做法就是避开这些部位。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rOibV64DQRPYa7WibiaibwNxfNwRVjYLdAhFQI0lsFMXwU1gpibqzBXeGsw/640?wx_fmt=jpeg
(胎座部位是最辣的)

实验显示,蔗糖对减缓辣度有所帮助,吃变态辣鸡翅+喝可乐,倒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蔗糖的效果远没有食用油明显。这是因为,辣椒素更容易溶解在脂肪里,减少其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这也是为什么,吃四川火锅,要配一碟香油的原因。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nbjVmNvqBcFs5xO4ynuhqK462icX0rSwvy36Szcp0XyLZAeaZx0XsCQ/640?wx_fmt=jpeg

(如果没有油碟,你敢挑战四川火锅么?)

另外,蛋白质也可以打开辣椒素和味蕾之间的联系

所以,哪天如果你被辣椒给辣到了,与其去喝冰水,不如来一小杯牛奶,可以洗掉趴在味蕾上的辣椒素,切断味蕾和辣椒素之间的联系。


“辣嘴不辣心、爽口开胃”是辣椒的典型特征。

其辣味就像是从黑土地深处提取的火焰,在舌尖上熊熊燃烧的大火,但不会直逼喉咙、刺激舌根,也不会辣得耳朵嗡嗡直叫。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JM2Qbc3iaWKFoYduVX3XicBTAxeXYaqTL7TevC4zmKVnlJLP9EiaPjJ6w/640?wx_fmt=jpeg

辣椒默默地以火红的姿态装点着人间美味,令这种独特的享受变得酣畅淋漓。

说到这,阿娘借用《咏辣椒》“青枝绿叶果儿长,辛辣甘甜任人尝。红装虽艳性刚直,亭亭玉立斗艳阳”来献给我们挚爱的辣椒。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ibIHOMhHJ3aKJIRLFCDv7h8gJ1n4iaaoFYnvk5rS1HtialbFmvVbdRZgg/640?wx_fmt=jpeg

伙伴们,你们那里吃辣吗?

你们那里又有什么品种的辣椒?又有哪些用辣椒入菜的风味美食?

欢迎大家留言,炫耀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吧~



好食材,娘心造。

为了这一代,更为下一代。

以尊敬之心去面对,

以自然之心去索取,

以慈爱之心去分享。


一切的美好,缘于相遇。

人生有涯,美食与爱无涯。


感谢遇见阿娘的你,

让我们一起在有涯的生命里,

体验无涯的美食与爱~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UaFEowW9IJhzbf2vVIog9fmfcHrh1yricnJqdQLiazsObSNMWHD3V6JzLGG4eNPGIxG2hIib4SufE4KicatvhSx2A/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