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
标签:
东汽灾后重建小镇砂锅肥肠博文成都杂谈 |
分类: 心情随笔 |
“5.12”一个记忆深处的痛,两年了,经历过这场灾难的我们每每临近这个日子的时候,都会忙碌。去年的这个时候忙着灾后重访,今年的这个时候忙着宣传灾后重建的成果。为了前几天在成都举行的灾后重建现场工作会加了一个通宵的班,算是为灾后重建工作贡献了微薄的力量。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ZHE1SIGG.gif
两年前的今天,写下了博文《亲历地震》的第一集,随后,在日夜加班的空隙中一共写下了13篇关于抗震救灾的博文。再随后,又陆续写下了《记忆》系列,回忆我对灾区那些曾去过的景区景点的点滴感情,直到《震后的周末》,通过图片表述灾后一个月成都人开始回复正常的生活。
前几天整理照片的时候找到了去年“5.12”前夕在德阳汉旺镇拍摄的一组照片,本不想再一次碰触已经愈合的伤口,但是,我想我应该把曾经的经历完整的记录下来,为“5.12”系列画上句号。
http://s8/bmiddle/4e717388t8667bd9f0777&690
这是一个小镇,可是却又和其他的其他的小镇不太一样。比其他的乡镇热闹、繁华、现代,不仅是它的街道、建筑,还有这里的人。这里的人大部分不是和其他乡镇一样的居民,而是有着共同单位的同事。这个单位叫——东方汽轮机厂。http://s3/bmiddle/4e717388t8667be432532&690
地震中,这个小镇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80%的房屋倒塌,子弟中学的废墟里埋着几百个孩子,还有几百名职工在灾难中丧身。这个小镇的名字叫——汉旺!
地震前两个月,陪着朋友去为那里职工医院里的六个病人手术。为了不给当地医院带来麻烦,中午时分到达的我们在医院附近的餐馆里简单解决了午餐。餐馆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快餐店,砂锅肥肠、粉蒸排骨、青椒肉丝炒饭、牛肉面,很奇怪居然还记得我们当日的食谱,而且不到30块的价格还让我们感叹了半天,这个小镇的物价水平显然要比成都便宜很多。但经历过地动山摇的小镇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热闹,显得寂静而空旷。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两个字:心酸!广场上的那口大钟依旧挺立着,但是指针永远停留在了“14:28”。
广场上的花圈和挽联寄托着人们对亲人和同胞的哀思。。。http://s2/bmiddle/4e717388t8667c22fd0e1&690
有着42年历史的东汽是全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每年制造的“大家伙”一般通过成都到乐山,然后水运出去。只要发现单位门前的红绿灯统统又被挪了位,我就知道又有“巨无霸”过路了。
东汽原本要搬家了,搬到交通更为方便的德阳,新的厂房已经建好了一部分,老厂也陆陆续续搬走了一部分,然而,搬家需要时间,但老天却很吝啬,这点时间也不给,厂房变成了一片废墟。
http://s7/bmiddle/4e717388t8667bf693506&690
http://s14/bmiddle/4e717388t8667c0a856fd&690
http://s15/bmiddle/4e717388t8667c3165fce&690
http://s11/middle/4e717388t8667c841835a&690
http://s13/bmiddle/4e717388t8667c8f0da8c&690
http://s5/middle/4e717388t8667c9e2a4b4&690
http://s13/middle/4e717388t8667cac0da0c&690
东汽的职工医院还有一个名字——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室在二楼,简陋但不失整洁。木门木窗、水磨石地面、小块白色瓷砖延墙一直铺到屋顶,手术台显得比较陈旧、显微镜更是像玩具一样。习惯了省级医院的豪华硬件和手术室里护士的敏捷身手,眼前的一幕再次感到地域和消费的差异。当地的大夫很虚心,一直虔诚地看着朋友的一招一式;巡回的护士很认真,一直询问、观察并按照主刀大夫的要求配合着手术。
再见朋友时提到汉旺,也提到东汽医院,朋友告诉我,地震的前一天下去,她又去了那个医院,还是六台手术,手术结束时差不多还是6点左右。只是和前一次不一样的是,她离开只有十几个小时,灾难就降临了。她应该算是和危险擦肩而过吧。
医院在地震中没有死亡人数,医生、护士、病人都是安全的,但是医院在余震中倒塌了。。。
(照片的顺序为:彭州鹿鸣河畔、崇州街子古镇、都江堰南桥。)
http://s15/middle/4e717388t866844a3b87e&690
http://s2/bmiddle/4e717388t866843ff6f11&690
http://s7/middle/4e717388t73d73a106b16&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