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涠洲岛,我的春节大假依旧继续着,回到广州大吃大睡了一天,虽然发挥很失常——烧肉太多水、糖醋排骨只甜不酸。。。看来厨艺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但仍然发扬打持久战的精神,连续三顿终于攻克了那堆难吃的东东后去了中山。
成都、涠洲岛、广州,辗转三地,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处在阴霾和风雪之中,正月初六,终于在中山见到了太阳。
西山寺位于中山市孙文路,山脚下是繁华的街市,而走过那几道台阶,就来到了寂静的方外世界。
拾级而上,但见三个刚健有力的石刻大字“西山寺”,右有旁边有象形的北斗七星,左有石刻“六棉古道”以及大肚弥勒的石刻象。有道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当世可笑之人”
就在短短的一瞬间,繁华的世界好象就与这里的佛家净地一线隔开。端详弥勒,似乎也能从中感受那一分从容镇定,也能感受佛理中蕴涵的那种哲理。
西山公园的牌坊,镶嵌着“西山”、“第一峰”两块石匾。“西山”一匾清初已有,而“第一峰”则立于同治年间。据说当时县内名人学士书写的“第一峰”三个子都不理想。只因“第”和“峰”
都是长行字体,“一”字却是扁形字体,连起来不太协调。回乡归隐的进士曾望颜偶然一农夫调着担子经过,从中大受启发,于是将“一”字抬高,恰似一根扁担挑着旁边的两个字,既脱俗又雅观,令众人拍案叫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