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是我和一个闹了三个月别扭的朋友和好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日,那一年她三十岁,而今天,她四十了。
她是我到成都后认识的眼科大夫罗,同时认识的还有耳鼻喉科大夫邹和另一名眼科大夫吴。从此,这四个人就成了要好的朋友,每周都要举家在一起吃饭、喝酒。当年的住房条件很差,眼科罗携丈夫、女儿及公婆,一家五口住在单位的一套两居室,面积不到50平米。耳鼻喉邹和做高校教师的丈夫住在学校实验室旁的一间工作间,虽然房内面积小,但如果学生下课了,整间教室就归她支配了。眼科吴的条件在当时让我们羡慕得流口水,和行医的丈夫拥有两居室的商品房,这在90年代中期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而我自然最惨,到成都的时间不长,没有国家单位的铁饭碗,借住在朋友的一件10平米左右的平房。那个年代,很港的一件事就是包月消费,我也有幸赶上了时代的节奏,不过,我包月消费的是院内的公共厕所。
今天,所有的亲人都来了,要好的朋友也来了,有礼物、有红包、还有鲜花。。。眼科罗也豪不掩饰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席间,频频举杯的她已然微醉,放下手中酒杯时说了一句话:时间过得好快,耳鼻喉邹满三十的时候我还送
她假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附和着,此时,四个字跃然在我的脑海中——人到中年。真的这么快?的确这么快,一年又一年,年年岁岁,不仅是眼科罗,还有耳鼻喉邹,眼科吴,当然也包括我,全都步入中年。
当年三十而立的时候,饭桌上没有这么多人,因为只有眼科罗有个四岁的女儿。不惑之年的这一天,饭桌上多了耳鼻喉邹和眼科吴各自的女儿,而我仍旧拖欠着他们盼了十年的喜酒,并且无限期的让他们继续等待。
如今这四个人都换了住房,条件依然以我最差。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既要忙生活,还要忙工作,人际间的交往也不能少。人到中年,人到中年,回头再想想那部电影——《人到中年》,拍得真好。
十年很长,也很短;十年可以拥有很多,也能失去不少;十年会改变许多,但不变的是这四个人、这四个家如往常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