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组完成移动寡头地位仍难撼

(2008-11-02 11:01:20)
标签:

it

     电信业新一轮重组已基本完成,开启全业务竞争新时代。但是,仅靠重组并不能解决市场失衡问题,有效竞争格局真正形成仍面临考验。从运营商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来看,中国移动一枝独秀的局面没有改变。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当期收入同比增长14%,达1049.4亿元,而净利润同比增长26%,为277.4亿元。
    中国移动在营收、净利润等方面均远远超过其他几家运营商。正是因为如此,市场普遍预期非对称管制政策呼之欲出。根据《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针对重组后新的市场架构,将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促使行业格局均衡发展”。
    10月15日,新联通正式挂牌,电信重组改革在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全部结束。此前,中国电信如期接手C网,并于10月1日开始运营。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尽管不同程度地存在整合问题,但是重组在形式上已完成,电信市场形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格局。
    重组完成后,中国移动依然处于强势地位,目前的竞争格局不会立刻发生变化。根据中国移动业绩报告,前三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收入达到3013.96亿元;扣除初装费因素的影响后,中国电信同期经营收入为1343.51亿元;中国网通前9个月实现收入599.69亿元,中国联通上半年实现收入351.4亿元,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公布三季度业绩。
    从净利润来看,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共实现净利润825.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7.9%。中国电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6.34亿元,三季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达56.24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上半年总的净利润为102.97亿元,多家投行预计中国联通第三季度纯利将较上年同期下降。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仍遥遥领先。
    有分析人士指出,电信重组后,电信+联通C网、联通G网+网通、中移动+铁通,这三家之中,前两者加起来都不如移动一家之强,中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短时期内很难撼动。
    此次重组使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虽然没有一举解决市场失衡问题,但为3G牌照的发放、有效竞争格局的构建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只能说,重组只是一个开始,两家弱势运营商的竞争力有待增强,而目前中国移动的实力仍最强,离有效竞争尚有一段距离。
    在可预测的两年内,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会继续增长,新联通及新电信的用户会继续流失,而且其重组难度也远大于中移动,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业务融合。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没有进一步确立竞争和发展关系的规划,且运营商自身竞争策略不符合市场实际,那么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仍将继续存在。
    对于两家弱势运营商来说,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曾表示,在短时期内,固网电话用户的市场份额将会继续萎缩,而未来移动业务运营在起步阶段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利润将面临短期下滑压力。就新联通而言,融合面临阻力较大,主要涉及到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人员分工问题。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离不开综合配套的政策监管。北京邮电大学舒华英教授表示,在市场失衡局面没有得到扭转的情况下,亟需相应的非对称管制政策出台,作为重组的配套措施。否则按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将使此次电信重组的效果大打折扣。
    电信重组后,为促进电信行业的科学发展,扶弱为大势所趋。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认为,非对称管制将给联通、电信更多发展空间。由于电信业存在规模效应,政策的引导总是偏向于小运营商。这类扶持的目的是维持或适当提升小运营商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以抵消规模效应带来的强者更强的状态。
    近期,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非对称管制意图的政策。例如,有消息称,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天津、深圳两地的通信管理局下达了关于“携号转网”试点的相关文件,要求于今年10月份在两地开展试行工作,并称如果该政策试点成功,或将明年在全国推行。
    未来均衡竞争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非对称管制政策的影响。重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市场失衡问题,还需相关配套政策跟进。业内人士表示,非对称管制力度会有多大,取决于有关部门的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