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组新政面临通信业“潜规则”

(2008-07-13 11:05:55)
标签:

it

 

    当电信业再次重组时,能否解决好互联互通问题成为业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有消息称,各省通信管理局近期将开展针对网间结算与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改造工程,以适应电信重组后对新电信运营商的监管需求,该项改造工作将持续至明年。
    互联互通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电信业发展。此次重组后,不仅在互联互通方面的遗留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还将面临新的互联互通问题。如果互联互通问题不解决,有效竞争就永远是空话。
   
新运营商成立后,互联互通问题将会比较突出。尽管重组后的新电信、新移动和新联通都属于全业务运营商,但是短期内“一大两小”的局面不会改变,在固网与移动领域全面展开竞争的同时,互联互通的矛盾也将暴露出来。
    关心电信业发展的人士都知道,移动与固定网的短信互通费了多少周折。早在2004年底,全国就已开始尝试手机和小灵通之间的短信互发。在随后的几年里,移动用户一直需加拨“106”才能实现互发。直到今年,移动和电信之间的短信互通才无须再加“106”前缀。
    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何实现得这么难?据专家分析,作为主导电信企业,无疑希望自己在互联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作为非主导电信的企业,也希望在互联互通中能尽可能少地支付网间结算费用。在各自理想中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双方的博弈心态很容易导致互联互通的失败,从而导致长时间的网间联络不畅。
    针对有可能出现的互联互通问题,在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中特别提到:“对变相阻碍、破坏互联互通、网间漫游的,给予企业经济处罚,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互联互通的担忧和重视。
    
互联互通机制是调节电信业有效竞争的关键机制。国家近年来在电信业推进的一系列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来提升我国电信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互联互通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有效竞争首先应是公平的竞争,基于互联互通的公平性才能实现电信业的公平竞争原则。国际电联对于互联互通有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在互联互通的状况下,如果大网跟小网互不结算,在非对称管制之下,最终小网的规模将与大网旗鼓相当。只有确立一个公平、合理、科学的互联互通机制,才能确保实现电信业的公平竞争。
    互联互通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电信网络能否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影响到广大电信用户的切身利益,也与电信运营商的经济效益休戚相关。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将调整电信市场的利益关系,促进电信业的公平竞争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电信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互联互通意味着资源共享、各方共赢。但在实际中,主导运营商对互联互通并不积极。因此有必要对主导运营商实行非对称管制。

    电信专家卢奇骏认为,可以考虑一些非对称管制的措施,比如在互联互通方面、在网间结算方面,给予弱势运营商一定的倾斜,这也是有必要的,否则怎么构造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不可否认,适当的法律约束对互联互通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而加强“事前监管”,运用经济杠杆调节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所有运营商都能从互联互通中得到相对公平、合理的收益,才是确保互联互通通畅的最有效的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