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商务部最近印发的《关于2008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国今年将引导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意见》提出,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吸收外资渠道。鼓励外商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鼓励外商通过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外商投资企业并非指外国企业,但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无形中或将成为红筹回归的推手。外国企业A股上市应在红筹股回归之后,要在红筹股被市场认可后才进行。由于红筹公司实质是境外注册的公司,它们在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上市可为未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提供很好的范本。
而国资委高层也曾多次表态支持国有大型央企在A股上市。在证监会等各部门的配合下,红筹回归A股上半年破题不是没有可能。
有证券分析人士指出,红筹股回归是管理层工作的既定方向,我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银行业改制上市、央企重组上市和H股回归之后,A股构架就只差红筹股回归一项了。完成红筹股回归也是证监会的一项历史任务。“早在2007年年初,证监会的既定工作方针中就有红筹股回归一项”,有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已经向部分券商下发了一份名为《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其中规定红筹公司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满足四个条件:股票已在香港证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
当然这也要在证监会充分考虑市场承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成行。在A股市场迭创新低及从紧政策背景下,造成投资者的集体性悲观,红筹股回归无法获得理想的融资环境,只是增加市场的供应量。这或许是红筹股回归的一大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最近接连出手,给市场传递出救市的信号。先是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困扰市场已久的大小非解禁问题进行规范。没多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
此前,市场预计电信股回归将与金融股、石油股构成鼎立之势,成为平衡大盘权重之一。其中,中国移动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最近表态,公司回归A股并不为筹集资金,完成“历史任务”的意味强烈。
4月14日,有外电消息称,由于国务院介入,红筹股回归A股的工作将会因为市场低迷而推迟。4月15日,证监会发言人旋即否认红筹股回归暂停。有媒体引用消息人士的话称,红筹股回归最快于年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