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心一意干事,在全力以赴之中寻出生活的快乐

(2011-01-24 14:07:13)
标签:

邹晓彬

妈妈

家庭戒网模式

亲子教育

亲子乐园

挽救孩子

心理健康

好老师

分类: 母亲教育

亲爱的孩子们:

您们好!

寒假生活很惬意吧!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你在为谁读书》。是一本书很好看的书哟,生活气息非常浓后,主要是通过小说加书信体的形式来写的,塑造了五位性格特征各异的少年,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有趣的故事,性格的缺陷得以充分的表现,在“心仪”的指导下,他们历经了痛苦的自我改造过程,最终都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业、人品双优,成为了最好的自己!此书,真的蛮有趣的哟,看后给人一种淡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孩子们,要让自己的寒假生活充实,的确需要做一个有心的人,需要周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法国作家纪德曾说:“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在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之中寻出快乐。”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们的心态。当您们实现了一个愿望,达到了一个目标,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以及和家人和睦相处时的愉悦心情都属于幸福。幸福没有距离、没有标准,它就是一种感觉——心满意足时就是幸福,心灵平静时也是幸福的特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非常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把你的精力集中那个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孩子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短小故事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成功的几率更大。

    很多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有的喜欢在图书馆看书,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看电视,有的喜欢在电脑上浏览,有的喜欢玩游戏......喜好广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说,你喜欢唱歌,又喜欢绘画,这绝不是坏事;你喜欢数学,也喜欢语文这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说:“我将来想当一名医生,又想当一名律师。”这个确实有点困难。当然,不是说这种现象不存在。但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既是医生,又是律师,且做得都非常的出色,这种概率小之又小。在我的身边曾有过这样的反例:

     一个朋友,本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这份工作的收入并没有满足他想要致富的愿望。于是,利用闲暇之余开了一个冷饮店。刚参加工作是有一定的压力的,而自己开的冷饮店又需要日常的经营,这下让自己两头忙,甚至感觉力不从心,焦头烂额,结果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领导不满意,开的冷饮店效益也不好自己不满意,最后没办法,只能舍弃开冷饮店,损失了钱财。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源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集中精力于一件事上,所以两边都没有照顾好。听我这样一说,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做任何一件事都要专心致志的去做。比如:看书或学习的时候不看电视,不听音乐;该休息的时候要彻底放松自己,可以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

    有的孩子学习时捎带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电视、吃东西等,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作业一样是做了,还满足了自己娱乐身心的需求。其实不然,我们都说一心不可二用,当您们把用在学习上的精力分给了听歌、看电视时,那用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会减少很多,人的精力一分散,就很难快速而深刻的理解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可能原本只要你认真的思考一下就可以深入理解的知识,就这样被忽略了;可能原本只要再集中一点精力就可以背下来的知识点,就这样被淡忘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影响学习效率,而且也浪费时间,绝对的得不偿失哟!

    有的孩子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这看起来也没有错,可是每天都这样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儿了,因为一个人要做的事不止看书一种,还有很多事儿需要自己去干,比如寒假作业需要时间完成、锻炼身体需要时间、干点家务需要时间、和父母交谈需要时间、和朋友交往需要时间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如何安排时间真的很重要。建议孩子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把自己的精力、焦点重新进行调整,给自己定一条规矩: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试试吧,当我们集中精力干一件事的时候就可以忘掉自我,忘掉疲劳,增加时间的持续性,提高办事儿效率。其实这个世界每天都会给我们无数的启示,只是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而已。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这是很值得悲哀的事情,所以孩子们从现在就开始关注吧。

     孩子们,咱们来分享《狮子与狼》的故事吧。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 :“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

    南边那群羊想,狮子比狼凶猛得多,还是要狼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一只狼。北边那群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们有选择权,还是要狮子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两头狮子。那只狼进了南边的羊群后,就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它吃几天了。这样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

    北边那群羊挑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则留在上帝那里。这头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这样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杀,惊恐万状。羊群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头狮子一直没有吃东西,正饥饿难耐,它扑进羊群,比前面那头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北边的羊群没有眼光。北边的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北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南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这头瘦狮子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

    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公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羊群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北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边的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南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哈哈,寓意深刻的故事,希望孩子们能喜欢。

    有位哲人说过:“音乐只对真正具有音乐耳朵的人开放。”而我的信也只对有悟性的心灵开放。您拥有这样的心灵吗?

    祝孩子们健康、快乐、进取!

                                   老师敬上

                                   201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