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氣盛,便年輕。文/林奕華

(2016-02-15 10:55:00)
标签:

杂谈

不氣盛,便年輕。文/林奕華<年輕氣盛>於我,是關於恐懼的一部電影。於我,它並不是像衞報影評人B先生所說的「只有老年男人對青春女性胴體和光輝歲月的感傷」,不是的。於我,它讓我看見任何年齡的人都有的恐懼:未來(知)。
無獨有偶,看電影前,我們就在談這問題:怎樣的人覺得自己沒有未來。又,怎樣的人對「沒有未來」感到害怕和無懼。
理論上,年輕人最不應該覺得「沒有未來」,二十歳的人要活到五十歳,六十歳,七十歳,中間是充滿可能性的三十到五十年,而三十到五十年有多少天,多少小時,多少分秒?如果每一念都有創造未來的可能,每一個當下都是未來。而未知,便不是遙不可及的命運,卻只是經歷一部份。
只不過,未來,對更多人的定義,是安全感。要把握未來的意思,是要有將來生活的保障。如果想要的保障很渺茫,連本身擁有的青春,也是得物無所用,難免內心忐忑,備受煎熬。
有時我也問自己,特別是每晩入夢之前,人生己走過青春歲月,但是前面的「保障」,有什麼?因為活得夠久便自然得到的身份?地位?尊重?當然不會,因為我沒有學歷,沒有被公認的資格,所以,不會獲建制認同。我的價值,將永遠是由每一張考試卷的成績計算,我的經驗,在過去,到未來,將永遠是我個人的特定經驗,不會被同行認為有參考價值。
我的將來,可以是完全歸零。如果𣎴能堅持在我認為必須緊守的標竿下創作,我就面臨失業,因我沒有為未來積蓄,沒有生活資產,我將名副其實成為流浪動物。所謂晚年,成為別人口中的「你知不知道他⋯⋯」。
害怕嗎?我看得見我的未來的可能,但我每日面對的未來不在那裏。它只在每天我所面對,有時是主動尋找,有時是被動遇上的各種問題裏,主要是,為什麼要創作?為誰創作?創作的過程,就是把當下變成種子,在日後開出未來的花朶,而這些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看得見和享用得到的。
我把我在燃燒的這些燃料,叫做青春。我的人生中沒有什麼向上爬的概念,一條河就是一條河,該流那裏便那裏。也許,青春真與一條河無異,它流入大海時,動能就不一樣了。海不會害怕自己,害怕它的,只是擔心被淹沒的人。
但生命的美妙,得著,從來不是征服,而是游泅其中啊。
享受每一刻的付出與從容,收獲的不管是什麼,都是未來。
我用實踐説服自己,不用怕。也與大家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