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夜深,四點零二分,腦袋停不下來,眼鏡也摘不下來,還有五個星期,要把五千多張<紅樓夢>和<非常林奕華舞台映画:水滸傳X西遊記X三國X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的票賣出去。
一年過得好快,去年七月的兩堂仲夏愛情課<恨嫁家族>和<梁祝的継承者們>(重演)好像才過去𣎴久,那13012張票的銷售壓力好像才喘一口氣,為什么
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因为值得,因为有意義,因為辛苦能够換來經驗,經歷,提升,進步。既然已經付出了,就不要計較,我的信念是,客觀環境也許不容許我做到
辛苦,來自資源不夠做想做的事,辛苦,来自文化耕耘不但考驗持久力,更会受制時勢的風向,不一定收獲与努力成正比。辛苦,來自人性的自私,偏頗,脆弱,明明是大家都需要的空氣,但不保證它就有生存的空間。
但再辛苦也是要能做多少便把它做最好。
我要做我能做到最好的作品,我的最好,就是把我所相信的觀念,和能把我打動的情感提煉成作品的精華。精華的累積,就是精神。
它就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原動力。
五千張票不是五千張票,於我,它们代表著在身處环境中㝷找五千個連结,因为在<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華麗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
這样的五千張票当然不容昜出售,因为相比熱鬧的戲碼吸引觀衆联群結隊入場,走進一個要承認自己孤獨的空間,那人需要好多的勇敢,需要一定的堅強。需要一個人買一張票。
而有些戲就是一張票一張票的賣出把劇院坐滿.
但,在舞台,銀幕,一張画,一篇寫作的面前,本來就是為了讓人感知生命的孤独。<紅楼夢>作為一夲必讀之書,不就因为它把作者筆下毎一个人物的孤独感渗透到讀者的内心深處?
只是,孤獨不相等於無力。唯有面對孤獨,才能自我連糸,唯有懂了自己,我们才能与人溝通。又唯有懂了别人,我们才叫有了生活,開始活著。所以,孤獨的戲,並不可恥,更不可怕。
然而,上面的想法不可能被視為有利宣傳的亮點,因为思考不是欲望。宣傳如是成為弔詭:似需要内容,但不宜真的有,畢竟,標題才是話題。
五時三十九分。要去睡了。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好了,除了这个明天是今天。
晩安,还是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