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东方卫报》2009年5月18日
5月15日,《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南京演出前一天,导演林奕华匆忙中下午才到,先开发布会,再给演员开会……我也就跟着他从饭店辗转再去剧场。林奕华新剪了头发,越发清爽和年轻。夸赞他好看时,他露出了一贯的欣喜笑容。然后转脸就又用同样的词语去夸张艾嘉的签名。其实他这些天一直身体不适,脸色很疲倦。张艾嘉嗔怪他乱吃东西吃坏了肚子,也因此只能婉拒我们请他吃饭的邀约。因为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南京的剧场”,所以我们的专访就在《华》若干小时后演出的剧场里做。
《红楼梦》是我的情意结
从1991年起,林奕华在香港开始做完全自我的舞台剧作品,到今天已经编导超过40部作品。我们熟悉的有关锦鹏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他因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编剧,以及去年曾经来过南京的《包法利夫人们》。这次带来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为我们在舞台上推出了13个人,他们中有老总、助理,还有职场新人……“这13个人也可以是1个人。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和愿望,就好像舞台上的台阶,每个人都想从底层往上爬,成为上帝。有些观众在最底层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有些从张艾嘉演绎的老总角色身上看到自己。”
作为一个喜欢在台下看自己作品的导演,每一场他都和观众一起欣赏。很多时候他“只是坐在最后一排闭上眼睛听”,来感受自己的戏跟观众的交流好还是不好。
不过他最想搬上舞台的作品还是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红楼梦》,“假如我现在是七十岁,你问我还有什么剧没有做、最想做,那一定依然还是《红楼梦》。”这是他的一个情意结。
《小团圆》搁浅,是皇冠尊重张爱玲
林奕华对于张爱玲的兴趣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经做过舞台剧《张爱玲·请留言》。今年《小团圆》一出版,他就第一时间想把它搬上舞台。可皇冠给他回了一封措辞婉转的信,拒绝了他。“我想他们并非针对我一个人,而是觉得小说才刚刚出版不久,希望还是用文字的形式跟读者沟通。至于电影、电视、舞台剧的方面,至少目前还不是时候。”他觉得这也是出版社对作者的一种尊重。
其实他对《小团圆》搬上舞台已经有了初步构想。“看《小团圆》就是走进一座叫做张爱玲的博物馆。我们看画一定不会是幅幅都浮光掠影,而是挑我们有感觉的站在前面看很久。”所以想看他还原张爱玲人生的观众,估计要失望了。
他很多时候执导戏剧都不需要看原著,比如之前的《水浒传》和《西游记》,他完全没有看过小说。但“《小团圆》我是真的看过了。”很多人都把书当成自传,但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人把想回忆的东西记下来。
而他自己的书却一直在内地无缘见到,弄得我们只能在黎坚惠的《时装时刻》中看他扮演汪明荃的身影。“出版商跟我说,香港很多人不买书了。”于是出内地简体版也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等待香港》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另一本娱乐的书则在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谈。《华丽上班族》的剧本出版也在计划之中。
12岁到32岁,一直在失恋
张艾嘉说:“可惜我现在嫁人了,不然说不定会找林奕华谈恋爱……他很敏感,也很敏锐。几十年来我一直都没遇到过一个人对我认同如此强烈。”林奕华听后就又笑了,“她不知道我失恋的次数,否则就不会这么说了。”他说自己从12岁到32岁为止,一直在失恋。“我后来发现,我选择爱人的标准都是外在的,我投射了自己的欠缺在他人的形象当中,我看到比我高大的,比我强的我就忍不住去接近,但是最后会失败。后来一下子开窍了,原来我那么不喜欢我自己啊。但是真正的爱情一定是自己喜欢自己之后才能爱别人,那个人应该是非常了解你的。”他的恋爱从看琼瑶开始,“那是一种对爱的幻想”,再到亦舒,“给女性的自由找到一个物质的出口。”
直到今天,林奕华依然会说他喜欢谈恋爱的感觉。“爱情也可以是我独自的事情。付出就是一种快乐的满足啊!就好像给花浇水,它盛放你就开心了,并不一定非要得到什么。”他很早以前有一部戏叫做《可怜的父母》,里面有个情节是小孩喂金鱼。“爱情就好像你喂金鱼一样,你喜欢它,你喂它,但是你不可能要求它也来喂你啊!”
他坚决不承认自己这样是苦情。“这不是苦情啊,这是一种幸福。”
本报记者 蔡庆中
原文地址:http://dfwb.njnews.cn/html/2009-05/18/content_26269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