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林奕华生平履历,1982
年组建“进念·二十面体”这一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前卫剧团之一。留学英国六年,组建“
非常林奕华工室”。据说在北京他也有一间工作室,粉丝们在贴吧中就此津津乐道多时。
总体而言,林奕华算是多产的导演及编剧,这是粉丝们的福音。而其始终葆有的实验性及先锋性,是他自信的原因所在,大约也是圈内著名劳模刘德华曾赞他每部作品都值得期待的原因所在。《包法利夫人们》之后,我们期待同样排演于2006年的舞台剧《水浒传》及《西游记》能早日进入内地。
本报记者 燕青
九大型男出演《水浒》
在《包法利夫人们》之前,内地观众知晓林奕华作品,是由刘若英出演的《半生缘》等。很难界定,刘若英何时开始成为张爱玲作品再演绎的一个符号。我们只知,出演这部话剧后,林奕华曾说她是最合适出演的《半生缘》的人。
圈内这样的女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相形之下,林奕华与男星们的合作,碰撞出火花或许更令人过目难忘。2006年,除排演《包法利夫人们》,他同期还排演了改编自四大名著的《水浒传》及《西游记》。其中,曾出演《盛夏光年》,与林奕华在台北见面只谈了几小时冲浪的年轻男星张孝全,无疑是这两部作品中最受关注的演员或符号之一。
在“非常林奕华”网站,由九大型男参演的《水浒传》视频可随时点击观看,“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一如以往的颠覆,一百零八将尚且可改编成九大型男,九大型男们自然也可穿着现代服饰,以现代的舞蹈动作,演绎现代人的生活。
同样不是一个意外,合作《包法利夫人们》的莫子仪、陈煜明、戴旻学、谢盈萱等,也将和张孝全一道,在林奕华的另部作品《西游记》演出阵容中。如此一来,且不论主题与内容,这两部作品已有理由令人期待。
《西游》暗讽选秀
据林奕华此前接受媒体访问,他正着手《水浒传》内地演出一事。
有关此剧,他曾向本报透露,它探讨了诸如男女等话题。和林奕华其他作品一样,关乎男人,关乎女人,有笑点,有警示。早前在台湾及香港等地的演出,由王耀庆、张翰和张孝全等组成的演员团队堪称强大,全剧二十八场,以“导演的梦:第一个男人和他的欲望”收尾,诗情画意,令人称赞。
至于同样由张孝全等出演的《西游记》,海报很炫很时尚。当唐僧、孙悟空和八戒、沙僧变成两对夫妻,经常吵架却又相互依靠,共计以《人人都爱猪八戒》、《人人都怕孙悟空》、《人人都恨唐三藏》、《人人都看不见沙悟净》四部分,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同时,剧中对近年来华语娱乐圈高温不退的选秀也加以讽刺,在港台两地演出时,乐倒一片。这都使得这些作品未上演前,已吊足内地观众的胃口。
只是,两剧能否进入内地,取决于演员们的档期,相关部门的批准。
有生之年要导《梁祝》
若专栏是日常要做的事,电影是光影的诱惑,那么舞台剧就是林奕华的拿手好戏。作为一个创作正处活跃期的编剧及导演,当林奕华向媒体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改编《梁祝》,他也曾提到正在思考一个关于北京的故事,可能邀请汤唯出演。
上述消息,无疑都是粉丝们的利好。
林奕华作品给人最大感受,莫过他或许较其他人更接近戏剧的智慧及智慧的戏剧。但他也并非完美无缺,尤其近年进入名人名著改编期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固然带来惊喜,也可能因过于发散而解除故事进程。颠覆,固然远较恶搞更具诚意及智慧,如何避免使其娱乐性覆盖戏剧其他属性,避免观众仅将之视作综艺节目的剧场版,笑过后还余留些什么?是我们满怀喜悦迎接林奕华的同时,对他仍怀有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