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奕华:女人需要两个老公?

(2007-12-05 12:14:26)
标签:

两性话题

林奕华

张国荣

王家卫

林夕

黄耀明

分类: 媒体报道及评论

  如果要盘点香港近30年的流行文化,或者其中精英人物,必然绕不开一个名字——林奕华。他曾是张国荣的中学同学。1982年,当留美回国的林奕华组织香港文艺青年第一团"进念·十二面体"演话剧时,大导演王家卫还是剧院台下一位不知名看客,林奕华记得这个男人几乎没有错过"十二面体"的任何一部戏,以至于后来他自己做导演拍电影的时候,胶片中明显烙着"十二面体"那种舞台化的解构风格。

 

    "进念·十二面体"被迫停演后,林奕华一度自己组织小剧场放映欧洲电影,剧场中出现了好几张后来在香港娱乐圈举足轻重的面孔,其中包括词人林夕和"达明一派"的黄耀明……

 

    180分钟内,用15段港台地区热门综艺秀的模仿片断,来解构现代都市女人的生活符号,回答她们48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美丽?""蠢老公好?还是聪明老公好?""女人喜欢男人怎么跟她做爱?"……

 

    12月13日到18日,林奕华的新戏《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在话剧中心只演5场。之后又将带着这出戏进京,从12月21日到28日在中国儿童剧场连演8场。

 

解构符号一:名媛

人人都是包法利?

 

    林奕华的戏,不是那种讲大道理的戏,也不是深奥难懂需要牺牲巨量脑细胞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们》整个180分钟的戏,除了演员们阅读福楼拜原著的桥段,大多数时间你会以为在看一个电视综艺节目,有时候是"全民大闷锅",有时候是"康熙来了",演员们轮流扮演我们生活中的熟人,好像林志玲、蔡依林、琼瑶阿姨……

 

    "近年来,我发现电视台那种和女人有关的节目特别多,比如教女人们怎么打扮,怎么面对婚姻问题,怎么和明星或者名媛穿一样的衣服去同一个餐厅,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以至于某天我走在中环广场,迎面而来的女人,人手一个LV,穿套装化漂亮精致的妆,就像电视剧里的明星,我忽然感到害怕,怎么150年前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就像孙悟空一样,一根毛吹口气就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包法利夫人。"

 

    面对这群极度物质化的女人,林奕华萌生了创作《包法利夫人们》的念头,"如果当年有信用卡,包法利夫人就不会向犹太人借款消费,她会直接变成‘卡奴’。"

 

解构符号二:名牌

要几双新鞋子才够?

 

    "到底要几双新鞋子才够?"是林奕华向"新包法利夫人"提的问题之一。

 

    家里明明有上百双鞋但见到橱窗里那双新款还是要买,这是因为没有鞋子穿吗?不。表面理由是"穿上新款的我可以让我更喜欢自已",但"为什么要不断买东西才能使我更喜欢自已?"女人不会问,她们只会觉得"买不起名牌证明我不行"。

 

    "名牌购买力,是这个消费型社会灌输给女人的错误‘欲望’,媒体每天告诉大家,女人必须漂亮,必须买名牌,必须穿婚纱出嫁,才是幸福的生活,所以都市女人心底才会滋生出‘别人想要的我也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种虚妄的欲望。"

 

    不用说,这一招受益的人永远是商家。

 

解构符号三:恋爱

女人或许有两个老公?

 

    所有话题中,恋爱、婚姻和婚外情是林奕华最感兴趣的,也是他花篇幅最多的方面。他说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恋爱模式",而千禧后一代需要接受的就是属于他们的"姐弟恋"。

 

    "女人们,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赚的钱比老公多,你将来去保护你的老公让他依靠,因为未来是个只有男孩没有男人的时代。"虽然女性在社会地位和言论上还处于弱势,但她们早就在思维和行动上超过了现时代的男人很多,"她们可以满足男人的欲望,但却不能完全被满足,所以将来每个女人或许都会有两个老公:一个在生活中,一个在网络上。我觉得150年前包法利夫人不得不出轨,也是因为那时她没有网络,如果有Internet,她就不会冒这么大险去寻找体贴的男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