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赛课]  王梁贤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2016-12-06 07:58:22)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分类: 全国赛课
浙江省参赛选于一一王梁贤
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

[教师简介]
王梁贤,男,1982 年 5 月出生,一级教师,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曾获得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坪比一等奖,现任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语文教师。 自 2003 年从教以来,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情趣灵动”的教学风格。 勤于实践与反思,多篇课例、论文发表在《语文建设》、《教学月1》等1物上。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一一一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 16 课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外国名著”单元的第三篇略读课文。    本课由梗概和 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    精彩片段节选自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英国作家迪福著,徐霞村译。
结合名著导读教学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预习单的批阅、统计,把握本班学生
的学习难点、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以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为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交流、探究、互评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  浏览梗概,概括主要情节。  运用思维图,提高提取、梳理信息的能力。
2. 在小组合作、探究解疑、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运用几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鲁滨孙顽 强求生的可贵品质。
3.     享受阅读、分享的快乐,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了解学情。 熟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反馈预习,了解梗概。
1. 揭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点明本书的体裁、作者和选文的译者。
生齐读课题。
2. 反馈预习,了解梗概。 (1)整体评价学生预习情况。
师从预习态度、方法、书写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随机展示部分同学的预习单。

(2)反馈预习单第一题。
师对全班同学预习单的第一题“通过预习,对于整篇课文我有了这样的了解: ”进行归类整理,利用课件依次呈现几组有代表性的预习作业。
生个读后,师从分类角度作简要点评,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多角度、整体性的了解。
(3)观看视频,了解梗概。
①生观看一段关于“生活中常见的梗概”的小视频,唤醒对“梗概”的记忆。
②通过小结,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梗概与课文中梗概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么来学 课文“梗概”这一部分?
(二)   阅读梗概,训练梳理能力。

抱歉,您填写的内容包含不良信息而无法提交.

2. 梳理情节,整合归纳。
(1)当学生从梗概中了解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 这些情节变得更加清晰?
(2)生尝试按事情发展顺序给小说主要情节排序或用整合、归纳的方式来梳理这些情节。师随机 评价该生交流中所用到的梳理方法。
(3)依据学情,随机形成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主要情节的示意图。

3. 借助思维图,综合讲述。
(1)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图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2)生借助情节示意图,连起来讲述《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3)通过引导学生给图示取名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种阅读方法     绘制阅读思维图。 (4)同桌之间借助绘制的思维图,互相练说《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4. 小结阅读方法和学习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是怎么学习“梗概”这一部分的?
(2)师生共同梳理:阅读梗概时,我们首先关注了关于小说主要情节的描述,再对其进行概括,经过梳理,形成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的阅读思维图。
(二)对应“精彩片段”和“梗概”的连接点。
1. 引导学生思考:“精彩片段”对应了“梗概”的哪一部分内容?
2. 生浏览后,交流。
3. 师小结方法:把“精彩片段”与“梗概”的对应起来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解疑;交流分享,生生互坪。
1. 组织学习团队。
师对预习单第三题“读了‘精彩片段’部分,我对( )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 我还想和大家 讨论的问题是: ”进行分类统计。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兴趣点,异质分组,组建新 团队。

2.  生合作学习,师参与指导。 (1)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温馨提示,生读。
①组长组织组员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抱歉,您填写的内容包含不良信息而无法提交.

3.学习小组展示成果,分享汇报。 (根据剩余时间,随机呈现 2~3 组。 )
(1)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态度和效率作简要的整体评价。
(2)汇报员上台作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师协助操作实物投影或板贴词卡,展示该组的学习成
果。
预设一:当汇报员背朝昕众时,师即时引导:面朝昕众,从容开讲。
预设二:当汇报员汇报断断续续时,师随机辅助指导:先说开场白,接着说清小组合作的学习成
果,最后表示感谢。
(3)指导开展生生互评,随机板书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评一评:该组用什么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 从同学的汇报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互评。    师随机提炼生生互评中提及的阅读方法,并写到副板书上。
4.梳理板贴的词卡,进行总结。
①小结阅读方法。
师生协同,对各组学习成果所运用到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
②丰满人物形象。
师生协同,梳理各组汇报后板贴的主人公品质词,并随机移动词卡,从不同的角度来丰满小说主 人公的形象。
(五)呈现更多问题截图,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1.课件呈现学生预习单中更多问题的截图,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推荐阅读徐霞村翻译的《鲁滨孙漂流记》。
3.师从阅读方法、思考交流、阅读收获、阅读拓展等方面进行结课。
[板书设计](根据学情,随机完善板书。  
预 设
鲁滨孙漂流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