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尔-致力创新 塑造品牌

(2008-01-16 11:45:04)
标签:

it

分类: 数字经理人专访

海尔致力创新 塑造品牌

 

    海尔的企业规模可以称之为大气,在用户中的良好口碑为之和气,而不断的创新则展现出企业积极进取的锐气。

海尔-致力创新 <wbr>塑造品牌


经历:
1996年7月 进入海尔集团工作。
2001年 负责北京海尔工贸市场营销及海尔品牌在北京的建设。
2005年7月 调至海尔电脑任营销总监。
    与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周兆林的会面,是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幢新建的写字楼中进行的,2007年11月,海尔集团的电脑部门从青岛迁至这里。正如当初海尔品牌开始进军笔记本市场一样,海尔电脑部门此次的搬迁,也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明天的开始。

立足北京 放眼全球
    从青岛搬迁到北京,海尔的考虑考虑是多方面的。首先,北京是信息中心,国家的相关部委全部都在北京,海尔电脑迁至北京将更加有利于获取第一手的政策信息,并且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其次,北京的IT行业非常发达,这里拥有着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同时这里还拥有多所全国重点院校。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断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加入是必由之路,北京在人才资源上的优势,正是海尔所看重的。最后,因为北京有着信息中心以及人才中心两方面的优势,在加上经济龙头的地位,因此企业的目光得以被拓宽。周兆林笑称,“在这里,我们可以做到立足北京,放眼全球,而在青岛,我们可能连全国都看不完。”

拓宽品牌的覆盖面
    众所周知,海尔是以白电业务起家,进入电脑产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在市场销量和占有率上节节攀升。截至去年,海尔在笔记本电脑的表现,已经从前年的第十名,攀升到去年的第六名。从事品牌建设多年的周兆林在和我们谈起海尔当初进军电脑产业的举动时,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他将海尔这个品牌比做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成功男人,有房有车、生活幸福,但是就是少了一些科技时尚时尚。而海尔也希望进入IT产业之後,能再重新活化这个品牌,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

海尔当初选择进军电脑领域,考量是其品牌经营中的重要战略。海尔的核心产业是白电,而白电产品的主要客户是家庭用户,以家庭为单位,相对来说用户年龄也较大;为了拓宽品牌在各年龄段的认知度以及产品的覆盖面,海尔开始尝试涉足不同的领域,从进军电视、手机市场到进入电脑产业,其实都是力争将海尔在个人消费上各个年龄带的断层给填补起来,让海尔的产品可以填补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时间。

    另外进军电脑产业是对新的市场的开拓,也是为了使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做得更大。目前国内的洗衣机市场容量约为220亿元,冰箱的市场容量约为280亿元,空调的市场容量则在500亿元左右,而电视机和电脑的市场容量都各有920亿元的市场。但是,光是一个电脑的市场之大已经几乎等同于洗衣机、冰箱与空调的市场总合。着眼更大皂市场,也是促成海尔进军电脑产业的重要因素。

创新乃发展之本
    对于海尔电脑未来的发展,周兆林认为创新才是最根本的要素。海尔不但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同时还和英特尔联合设立了创新产品研发中心,借助英特尔在电脑产业的实力,开展创新发面的工作。之前推出的海尔“我变V60”、征服VM和心动V5系列产品都是由该研发中心参与设计的。周兆林认为,海尔所涉足的多个产业中都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面对这种局面,唯有将创新融入产品的设计中,做出别人无法做出的好产品,才能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