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佳
刘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91
  • 关注人气:1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影里的默契与较量

(2007-09-19 21:37:35)
标签:

休闲生活

分类: 媒体报道

剑影里的默契与较量

 

   对暴力既抗拒又迷恋,是男人被自然规律造就的天性。我们在城里见不到骑着马挥着剑的“佐罗”了,如果他还在你我身边,那可能就是刚刚开着跑车,忙着去上法律课的那位帅哥。

 叶子在树梢上开始泛黄,一片百墙前面,两个德国女人对自己面前的一杯咖啡轻轻啜饮着,农场后的围栏里,牧草已经焚烧过,留待来年做肥料的草木灰散出阵阵好闻的炭香气。两匹高大纯血马,踏着草木萧瑟的小径渐渐由远而近,不知何时,马上的人化身白衣武士,全副披挂着,开始一场佩剑较量;格斗场景吸引了喝咖啡的德国女人,她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谈话随之转换了题目:太传奇了,这北京郊外?——那面具下的武士,还真是威风凛凛……

男人的优雅运动
    
在朋友的农场里对峙的是刘佳和阎东。他们是因为击剑的共同爱好而相识的“剑友”,认识已经两年了。
    四十多岁的刘佳和三十出头的阎东,在信息飞速膨胀的时代里,完全可以划分为两代人。刘佳,白手创业,从家乡大连一路走向全国的成功企业家,言谈间,像学者多过商人;阎东,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优渥物质条件,一路优秀地完成学业,经营事业,开朗自信中偶露青春盛气;看外表,两个人气质不同,而每当举起手中的剑,他们的脸上,就会涌现出同样的期待。
    在刘佳和阎东过招的间隙,郭涛体贴地为他们准备好了歇息时的椅子和饮料。他是个细致入微的男人,经常用细节为他周围的人送去惊喜。他爱说爱笑,有他的地方,总是充满欢乐,这也是他能够吸引许多人和他做朋友的主要因素。
    邓韬低头看了看表,他是郭涛15年的朋友,这段友谊对他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在郭涛“游说”下,在按部就班的时间表里,为自己挤出个小小空闲拿起佩剑,随着刘佳、阎东们的队伍,最近“剑客”的行列。刚一接触,就立刻“沦陷”,用他的话说:“击剑,真的是很美的运动,沉浸在那种优雅里,是会上瘾的。
再见佐罗

    80年代,邓韬、郭涛读到高小,阎东才是满地遛弯儿的水平,刘佳长成了个半大小伙子;假如,那会儿走在街上,这些人是不会互相招呼的,不过,要是提到“佐罗”这个名字,当时全中国的男孩儿都认识,并且,佩服得一塌糊涂。
    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救美女于水深火热之中,还面目潇洒,出身高贵,能想到的好事儿全让一个人占了,得到的结果是商业成功加艺术空间的狭隘;“佐罗”的扮演者,法国影星阿兰·德隆曾经因为中国观众对他的热情而感动,也因为中国观众不知道他更优秀的作品而遗憾,然而,他想不到,自己无意间,为很多男孩儿埋下了对西洋剑术的迷恋。
    保卫自身利益是人的本能。人类拿起武器那天起,暴力与反暴力就纠缠不清地持续到了今天。东西方都有剑,这两种剑“长相”的区别和人种的不同那么大,而且,绝无可能混血。
    西方的剑是欧洲各民族战士的武器,从原始状态到成为艺术,法国人起了决定性作用。
    法国自诩有最纯正的贵族文化传统,击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贵族,开玩笑的解释,是奢侈的本事大大超过实际需要的一种人类群体,往好里说,那是最早脱离物质束缚,走向精神追求的富裕团伙。老百姓抢面包是为了活命,贵族决斗往往是为了荣誉;声名扫地,没面子,对贵族来说,就算生不如死了。衍生于贵族决斗的西洋剑,处处体现着仪式之美;从要求公证人的社会地位,对手间平等竞争,下战书光明磊落地相约赴死,到决斗前互相致意,比赛结果公开透明,赛后合法性认证,那一套烦琐的系列下来,能把初经人世的愣头青,一夜之间教化成为自己言行负责的男人,你是位绅士吗?那么,我们决斗场上见!
    ——谢天谢地,几百年后,血淋淋的场面终于被运动场上的虚拟替代,只留下法语的比赛规则这个“贵族化尾巴”作纪念。
    嘿!我们在城里见不到骑着马挥着剑的“佐罗”了,如果他还在你我身边,那可能就是刚刚开着跑车,忙着去上法律课的那位帅哥。
浪漫的古代情结
    喜欢练剑的人的共同点,是追求浪漫和冒险。”刘佳看着阎东、郭涛收拾,检点击剑设备的身影,随心发出一句感慨。
    四个人遗下的四把佩剑,像一束寒冷坚硬的冰枝,刺向天际。仿佛,是对平凡无声的挑战。浪漫,冒险?只怕不仅如此。有心情的话,在很多事务上都可以体会到那些情绪,不过,没有什么东西。比剑,更有拯救的象征意义。
    对于一个出征的武士,铠甲是装备,马匹是朋友,手里的剑,才是意志与勇气喷薄而出的光彩。进攻、护卫、点击、劈刺……一招一式,成败荣誉转瞬之间。古代的价值观,纯真的一面如莲花瓣令人动容,反转如恶魔,却是令人无法想象。
    千百年间,人类焦虑的情感代代延续,是为了未知的,更是为了已知的。男儿在磨难中成长为男人,任重道远,却不许和女子一般痴缠落泪。面对摧毁的讽刺,男人没有退路,不是自己,就是对手,注定要饱尝血汗的洗礼。
    对暴力既抗拒又迷恋,是男人被自然规律造就的天性。一千年的铁马金戈种下的情节,岂是百十年水泥堡垒所能替代得了的?
     城市里,科技为人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制造了种种恐惧,有多少物质是必需的?有多少情感,禁得住对攀比虚荣的考验?清晨,闹钟的刺耳把我们的神经粗暴抽紧,那架势,真的抵得过对手,在眼前叫阵的暴躁。黑夜,所有难题涌上脑海,又有多少可以对人诉说?男人,这个名词,总是像冠冕堂皇的借口,总像是比女人,多了一次矜持的理由。
    不开心的时候,挥舞手中的剑,到剑馆做一场大负荷的比赛训练,让烦恼随着剑光发散。玩西洋剑,脚步要扎实,腰板要挺,尽显人顶天立地的威风。进退之间,考虑一下得失,不知不觉,心态变得沉稳,自信心恢复起来,似乎一切问题,都能变得容易应付。
    我练剑,是因为剑能满足我的一种古代情结,我幻想自己是一员沙场上的将士,浴血奋战,直到最后一息……” 郭涛的声调半认真半开玩笑,邓韬和刘佳看着他,轻轻地笑了。
    不冒险不自在”冒险是他的生活常态。从他不到三十独自创业,到拥有一个经营多项贸易的集团公司,承担过太多风险,交过“学费”,也获益匪浅。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激动刺激的冒险旅程,好比击剑。

刘佳隐士的武艺
    
总觉得击剑的声音,像是鞭打着风一般地尖锐,而刘佳在旷野中走过的时候,给人感觉就是连风都可以为他驱使的气势:“走过了这么多路,看过的事多了,决断力自然加强。有些事,回头想象真是简单,然而当时……” 刘佳刚过四十岁,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标准衡量下,还是个青年人,可是,刘佳声音里的沧桑,带着淡淡的忧伤,不知不觉间泄露了他的秘密;这个男人,活过别人几次生命的内容,那是丰富与苍凉交织的过去。
不冒险不自在
    我是个必须做点什么的脾气,在家睡一天对我来说很累,还不如出门骑马跑跑颠颠运动一下。”刘佳喜欢马,家里处处摆设着马的装饰。他养了十来匹名贵的良种马,最心爱的一匹,被他起名:“王子”。
     刘佳练击剑是他迷恋骑马之后的“衍生物”。现代剑术和马术已经分成了两种互不关联的项目。不过,在刘佳的心目中,他们是古典高雅的系列:“把击剑归为运动,是把这项内涵很高的运动简单化了,要是单纯为了运动量,击剑就过于复杂了。其实,击剑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刘佳强调综合素质,因为他很重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他好奇,涉猎多种学科;他好强,只要是有兴趣的学问,就要努力学到专业水准。
    为了寻找好马,他远赴国外,多次居住停留。在国外,他注意到,很多人业余时间会去剑馆练剑:“看到现代国外人对待传统的并存与传承,看到那么多年轻人选择现代化都市里的剑馆,练得那么起劲儿,我觉得,我们周围,喜欢带挑战的活动,富于冒险气质的人太少了。
    两年多以前,刘佳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他满意的教练和剑馆,开始在“家门口”实施自己的“冒险主张”。

    不冒险不自在”冒险对于刘佳是生活的常态。从他不到三十就独自创业,到拥有一个经营多项贸易的集团公司,他承担过太多风险,交过“学费”,也获益匪浅。在经历太多商海搏击之后,冒险成了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激动刺激的冒险旅程。
    他的行事节奏不停地变换,神经中枢的兴奋点在脑海各个领域游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近阶段,刘佳对自己的公司已经“半退休”状态,而是抽出了大量时间进修EMBA和进行体育运动。他是在北大读EMBA认识郭涛的,结果,把他们都带进了“剑友”的圈子。
击剑的本质
    刘佳的世界丰富多彩,线条纵横交错。他有着成功充实的事业和各路朋友,但是,他在京郊一片树林附近给自己准备的居所,带着明显“归隐风格。
    他的手机很少有人打,周围也从不纷纷扰扰的围绕着什么请示汇报的下属,他很少专为交际出门,遇到知己,也是请到家里,让客人尝尝,自家生产“绿色蔬菜”烹制的家常便饭。

    早上骑骑马,中午去办公室,下午也许就去练剑。看到一个正值壮年的企业家这样度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无怪乎别人认为这是一种“提前退休”的信号。
    如果有机会赶上看刘佳练一场剑的话,那“退休”的看法会大大改观。剑场上的刘佳,身体灵活,精力充沛,脚步移动之间,反应极快,出招劈刺点击对手,总带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举手投足,诱敌深入,然后,一招反击,令对方措不及防。耳边响起刘佳的话语:“剑是一样的佩剑,看落在什么人手里……” 这样的人,岂会甘心就此“退休”?
    稍微懂得些商业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企业,在没有清晰的下一步目标,咨询、观望和分析是避免损失的最好办法。而一个企业家,在忙忙碌碌的创业成功之后,调整心态,不断吸收社会为己所用,最有利的动态,是在职期间一直要负担的功课。“以退为进”这招,兵法书上有,用得好的人可不多见。
    刘佳的待人态度亲切随和,只要是朋友问他,他都尽力细致地回答。比如说,对剑的理解:“我觉得剑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首先,选择击剑作为爱好,这人对于外来文化,就有一定的认识和向往;其次,这人出招巧不巧,下手狠不狠,急不急,都有分别;虽说,业余玩剑的人,都是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高学历,高职位之类的,但是,我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教育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心思卑劣,给了他知识往往更可怕,就像递给一个杀手一把剑一样危险。
    走得太近了,影像会变形,站远些,看到的问题更清晰全面:“我在考虑未来的事情。”刘佳并没有隐瞒,只是别人愿不愿意倾听,是别人的事。

剑客的风度
    作为海滨城市大连的东北汉子,刘佳不算太高也不算壮。他的震慑的气势,才是他给人感觉最强烈的个性示范。郭涛自从和他成了朋友,总是由衷地叫他一声:“大哥。”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刘佳外表的威严高傲其实是“纸老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另一面就是豪爽与孩子气的真诚。
    一次,一个朋友托他约另一位骑马的朋友见面,刘佳答应了。不凑巧的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那人出去骑马,手机放在家里,放眼马场,整个儿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眼看约会的时间就要到了,刘佳套上自己的马,进行“单骑追踪”,朋友见到刘佳不期而至,大吃一惊,刘佳却只是笑着说:“答应人家的事,不该叫人家失望……”
    但刘佳也有他的脾气:“我就不喜欢玩高尔夫球,节奏太慢,不冒险,不刺激!

    他的处事原则,似乎都在验证某种理想品质:男人要高雅有品位;答应的事,守信用;我行我素,保持自我本色;待己要求严,对朋友宽泛慷慨。这些,和剑客的追求不谋而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