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会老

(2010-11-24 09:03: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感触

文/清风朗月

 

老太85岁高龄,有三个儿子,老大在政府机关工作,老二在派出所当所长,老三在家务农。村人都羡慕老太命好,两个儿子都是公务员,真有福气。老伴没去世以前,老太和老伴自己过日子,老伴去世以后,三个儿子一起商议老太的赡养问题,老三说老大老二在城里,老太年纪大了,城里乡下来来回回折腾忒麻烦,不如每家住一年,并提议先从老大家开始住。老大老二一听不乐意了,老太已经85,若活个一两年就归西了,明摆着是老三占便宜,这吃亏的事可不能干,最后决定每家轮流住三月,这样对谁都公平。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大儿子先将老太接到自己家里,大媳妇怕老人脏,给老人备了专用的碗筷。有一次老太不小心拿错了碗,被大媳妇一通训斥。老太的衣服媳妇规定只能老太手洗,怕丢进洗衣机弄脏了其它衣服。吃饭时老太端着碗,媳妇用公筷夹点菜让老太去旁边吃,无论有客没客,媳妇规定老太都不能上桌。
 
二儿子在派出所,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二媳妇家养着一儿子,还养着一只当儿子的狗。这狗完全符合狗的特质: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和主人一样,狗也不欢迎这位不速之客,经常冲着老太吼叫,似是感恩主子对自己的好,以吼叫来表达对老太的抗议和驱赶。每当这时,二媳妇总是指桑骂槐的训斥着狗:“狗东西,白吃白喝不知道感恩,成天就知道乱吼。”
 
在老大老二家轮流住了几月以后,老二用单位的车将老太送回了老三家。三儿子在家务农,总想着占城里俩兄长的便宜,便宜没占着时便将怨气发泄在老太身上,三儿媳更是在喂猪时指着猪骂道:只吃不干活的老东西……
 
村人都说老太城里乡下换着住,多有福气。老太只是笑笑并不言语。有一天三儿媳让儿子去叫奶奶吃饭,发现老太躺在床上,床边还有一个空瓶,老太喝下了大瓶的敌敌畏。听人说喝农药要痛断肠才会死,无人得知老太在临终前受了多大的折磨。村人中又有人叹息:“这老太自寻短见,有福不享,真傻......”(老家农村真实事例,文字略有加工。)
 

每个人都会老



结束语: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心地观经》里亦说到:“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堂上双亲健在,本是人间最幸福的事。家庭是社会的一份子,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重心。孝顺则是人子之道,人伦之始。人而不孝,何以为人?过去儒家有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之说。佛家更提倡“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辈凡夫俗女,没人修炼或高尚到能视一切众生如父母,但孝敬自己的亲人,应不难做到。
 
我认识一个经常殴打老婆的男人,他对自己的老娘倒是还比较孝顺。杀人犯凶残到极致,临死之前也知道面对自己老父老母痛哭流涕,言自己不能尽孝云云......有的虐待公婆的女人,对自己亲娘老子却能孝敬有加。所以仅凭对自己父母“有孝心”这一点来下结论,认为某人品行不错,还为时尚早,且有失偏颇,毕竟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能做到对他人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孝顺父母乃是人之本能,做得好,很正常,毕竟连动物都知道反哺之情,何况人乎?但,如若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敬,则完全可判定此人是个人渣。
 
附原创微小说一篇:众子不孝,均居高楼,独弃老母于粮仓。夜,突发地震,子埋于废墟,皆亡。唯老母藏身于麻袋堆积之空间,无恙......
 

 每个人都会老


(照片只是为了让读者对老太有一个感官印象,人物来自百度图片,与文章无关。)

每个人都会老

 

每个人都会老



大街上经常有这样的老人,每次看到这些应该安度晚年的老人们还在为生计奔波时,总是心生难过,只是又不知怎么去帮助。有时想:我们的能力如果还达不到去帮助他人,能将自己分内事做好,应也算是为这个社会做了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