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垄上行--乡村田园风』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居生活 |
家门口的田地。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美,无论家乡多么贫困,在游子的心里,魂牵梦绕的永远是故乡的人、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这是在父母家里二楼拍的
图片里的菜有芋头、茭白、空心菜,开白花的是空心菜。
时间过得很快,国庆一下就过去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回头再翻看故乡的这些照片,回味中多了伤感与留恋......
喜欢这样的绿色与宁静,让浮躁的心也多了一份安定。说到这人心的浮躁,想起了无田老师写的一句话:“贪名贪钱皆是人生烦恼之根源,戒之,戒之,再戒之!”
这话值得所有人反省,我自认为在“名”与“利”上,自己看得比较淡,马马虎虎应该还算得上是有一颗平常心。因为确实不太羡慕别人有多大的名、有多少的财,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健康就是福,也许现在才真正懂得。
不过也得讲实话,如果能够拥有“名”和“利”,我也会很开心更不会拒绝,也许这就是很多人矛盾与苦恼的根源所在。名”“利”要做到彻底看淡恐怕对每个人来说也很难,所谓淡泊名利,也只能是相对而言。
爷爷在打盹。今天是爷爷84岁的大寿--老历九月初六,湖南农村都是过老历,不过阳历。特发文章和这些照片,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用季羡林和杨振宁教授都喜欢的冯友兰先生的一句名诗,就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这里“米”是指米寿、茶就是指茶寿,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米字的形态,一看便知为八十八,所以米寿就是88岁;而茶字形态恰如米字之上又加上艹字头,可推想到再加廿,应该是一百零八岁。
有人说爷爷如果去世了,我就不用每年出几千元赡养费了,这话听着让人心疼,我希望爷爷活得好好的,每次返回工作地时,我都在心里祈祷下次回家,爷爷仍然在门口迎接。我相信有我对爷爷的牵挂,爷爷一定会长寿的。
去爷爷家的路上,爷爷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拍照,这天的太阳有点厉害。
到爷爷的房子边了,这里平时人迹稀少,爷爷对我说就担心哪天自己不行了,没人来(也就是担心去世了没人发现)。我也很担心,担心爷爷生病。有人对我说能不能接爷爷来黄石?情况是这样的:以前爷爷来过我这里,但是爷爷说城里的房子太小太闷人,没有农村开阔,在城里过不习惯。爷爷还告诉我,老人到了多少岁不能留餐,多少岁不能留宿之类的。爷爷怕到我这里来,主要是担心年龄大了,在外面一旦去世,回不了家。所以不管我怎么劝说,爷爷是不会来我这里的。
在老家爷爷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圈子,我想送爷爷去乡里的养老院,爷爷不肯去。爷爷愿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就是愿意呆在自己的房子里,觉得这样过得更自在、更舒心、更踏实。既然如此,尊重爷爷的选择,不强迫老人的意愿,我觉得也是孝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爷爷刚搬到村里的这所空着的房子时,因为地势偏僻,周围又没住人,加之村里有一个年轻人在这排房子的一间屋子里去世了,爷爷晚上说经常看到那年轻人走来走去,所以刚搬到这里时爷爷还很害怕,我安慰爷爷别怕,那人死了怎么会走来走去?肯定是爷爷眼花。其实我自己也害怕,白天还可以,晚上周围很远都没人,有点荒凉。
爷爷现在身体还行,自己做饭,去年还是自己到这个房子不远处的井里挑水,因为那口井有村里另外两家放了水泵在里面,然后他们直接抽水到家里。那两家人担心爷爷哪天掉井里给水弄脏了,这样他们以后没得水吃,让爷爷别到那挑水。
我去年过年回去看爷爷,特意去那口井看了一下,看了那水井确实也吓了一跳,水井地势很陡,而且水面离井口很高。爷爷八十高龄了,挑水确实非常危险,今年赶紧给爷爷将水管接到了家门口,这样爷爷吃水就方便多了。至于吃菜吃米,都是买的,爷爷很节约,给多少钱,他还是节约。爷爷现在还能够自己洗衣服、做饭、洗碗,还能自己走十几路去镇上买点东西,不过我不赞成爷爷走远路,到村里走动一下,锻炼身体是可以的,太远了就不要,毕竟年龄大了。爷爷是小孩子,也不听话,走路是因为舍不得那两元钱车费。
爷爷挺可爱。有一次爷爷村子里人到我父母家办事,正好看到了我最小的妹妹,也就是现在在南京工作的那个,小妹妹是高中语文老师,村子里人在爷爷面前夸我最小的妹妹长得漂亮,爷爷却对村子里人说:“那也没梅子漂亮,梅子就是画上走下来的人儿。”爷爷这么大年龄还不糊涂,很会说话。后来我知道了这事,听了会心一笑,这笑中更多的是感动!
我妈妈非常害怕去世,稍稍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我也很怕死,都说黄昏之后,天亮以前,是最难捱的时光。漫漫长夜,我最害怕的是晚上失眠,因为我会管不住自己的脑子,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想我万一哪天得了不治之症怎么办?想我如果哪天死了,身边的家人怎么办?这样一想我就觉得房子塌了似的压在身上喘不过起来,然后要崩溃似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不能经受任何严重精神打击的,因为太爱胡思乱想,属一不小心就容易神经错乱的类型。
爷爷虽然八十四岁高龄,可对死亡却从不避讳,每次我电话中问爷爷:“您身体好吗?”爷爷总说:“嗯,不行了,怕熬不过今年了。”这次和爷爷坐在门口拉家常时,爷爷说门口那么一大块地方,死了很好办事情,就是请客可以有地方摆桌子的意思。我说您还能活很多年,爷爷叹着气说:“唉,这个不好说呀,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掉塘里淹死了。”我安慰说:“他是他,爷爷可不一样。”爷爷虽然这样说,不过爷爷的生活态度很乐观,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大年龄还这么健康,爷爷这一辈子没有成家,很不容易的。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有一年我家乡有地震传言,爸爸的一个同事家住6楼,没电梯,他双目失明的妈妈85岁,每天稍有风吹草动,老妈妈即指挥50多岁即将退休的儿子:赶紧给我背下去,于是他家每天重复着年纪不轻的儿子一天背妈妈下楼多少次的盛景。其他同事忍不住说:他妈妈都85了,怎么还那么怕死?每天把儿子折腾得气喘吁吁。最后得出结论:不管多大年龄,都怕死,都想活下去。”我想爷爷不是不怕死,其实从心里谁不怕呢?越老,离死亡越近,也就越害怕。
拍摄的当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清风徐徐,让人心旷神怡。一眼望去,田间地头,一片翠绿,故乡秋日美景惹人心醉。
快要成熟的稻子,国庆过后,这几天湖南湖北秋雨绵绵,这对即将成熟的晚稻非常不利,会造成减产。今天黄石还在下雨,连下好几天了,气温下降不少,因为阴雨不断,出门都是一身湿。非常不喜欢下雨的天气,喜欢太阳,喜欢天晴,当然不需任何理由!
这里有城里来的人在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多的是在享受农村的那份清静与休闲。有时候我觉得现在农村也不错,条件比以前改善多了,除了双抢等农忙时节,平时大多时候还是比较空闲的。现在分田到户了,想去做活就做,不想做就可不去。冬天更是可以睡睡懒觉。不像我辈上班之人,打雷、下雪、生病,每天都得按时报到上班,否则不是扣钱就得挨批。现在天气慢慢凉了,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如果没有闹钟我就起不了床,那时哪怕多到床上呆几分钟,都觉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3岁的小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我觉得小妈妈自己看起来都还像孩子。那个端碗的小男孩名字叫:“郭富城”
温馨幸福的母子三人,郭富城在吹泡泡,他还将泡泡水都喝肚子里去了,被小妈妈痛殴了一顿。
这是刚刚割的新鲜牛草,我小时候经常去山上扒柴火,到田间地头扯猪草、割牛草。那时牛多、草少,割这么多草得大半天,不像现在田间地头这样的草特别多。现在我们那牛已经很少了,耕田有耕田机,比牛更快速更轻松。而且养牛到了秋冬天还得割草,很多村人都觉得麻烦,所以牛在我们那已经快被淘汰了。
至于扒柴火、扯猪草现在也没人愿意干了,现在的人都变懒了。农村里现在养猪大多也是喂饲料。我问村人为什么要喂饲料?村人说:“喂饲料长得快,四个月就可以长到二百斤。而喂杂食,一年才能长这么大。”原来如此,怪不得现在吃的肉都没有了鲜味,快速成长且吃饲料的猪肉怎么可能好吃?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身体有害。
姑妈家地里很多辣椒都没摘,有的都烂了。我跑姑妈地里去摘辣椒,正好姑妈过来了,我说:“姑妈家菜园进小偷了。”姑妈大笑着说:“只要你喜欢,多摘点带回湖北。”我还真的带了二斤回来放在冰箱里,因为湖北的辣椒没湖南的辣。
这是姑妈家的菜地,在城市拥有这样一块地简直是奢侈。在农村里菜地特别多,很多人还不愿意种,只有离家近的地才受欢迎,因为无论施肥、浇水都非常方便。
常常这样想,如果现在自己在农村种田,肯定是非常合格的农民。无论种田还是种菜,自己算得上是非常能吃苦的人,而且做事很泼辣。当然你肯定不信我干农活会称职,就如同事第一次来家里吃饭,他们甚至怀疑我会不会做饭?在家干不干家务?因为从外表看,自己完全不像经常做家务和饭菜的人,当然更不像勤爬苦做的村姑。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一个人肯不肯吃苦,是否勤快,不能光看外表,也不要看她的学历职业,五大三粗、没有文化的女人有的还懒惰成性。所以“以貌取人”的评判标准永远没有什么准确性。
说到这能吃苦,记得我工作后的一年暑假回家,那时正值农村双枪大忙,在家帮父母割稻谷、插秧、挑稻草什么都干,爸爸犁田时我帮助抓粪,而且那猪粪、牛粪都是用手抓了丢田里,我觉得那一点都不脏,并且回黄石时整个人晒得黑乎乎的。
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本人是从不娇气的,关于女人的娇气,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我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长沙工作,找了一个女人,家务事什么都不干,冬天父亲去了城里,女人让老公洗菜,说自己怕水冷。父亲听了很奇怪,问:“你知道怕水冷,他也是人,他难道不怕?”国庆回家,听说两人离婚了,原因是这个女人太懒、太娇气、脾气特别大,而且还很不会为人处世,这样的女人男人不将她休掉才怪。
自己娇自己,谁不会?只是女人不是靠娇气来提高自己身价的。越没本事,越娇气,也就越得不到尊重。所以,没资本,别娇气。有资本,也不必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