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  一道数学题的困惑

(2009-05-10 22:07:30)
标签:

感悟随笔

情感

分类: 随笔感触

文/清风朗月

 

记忆中 <wbr> <wbr>一道数学题的困惑 晚上游览搜狐论坛时,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数学大师被小学奥数题难住,不赞同小学生过早学奥数。”
 
看到这个帖子,想起几年前,住在隔壁单元的老太太因上小学的孙子有一道数学题不懂(当时的题目是怎样的,现在记不太清楚了),因为知道我有时候免费为邻居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于是让我帮助解答。
 
当时心想这不是小菜么?岂知真正做题的时候是越做越紧张,反反复复做题,竟然解答不出来。自己当时急出一身冷汗,不会这么夸张吧?大学生竟然连小学生的数学题都解答不了?这该如何向老太太交差啊?我的天,这简直太丢脸了!
 
后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题目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不过自己也奇怪,虽然自己学的是文科,可是自己的数学,无论是代数、还是初中的平面几何、高中的立体几何,都学得不错啊。特别是平面几何,有的证明题特别难,自己认真动动脑子,一般都能够解答出来。
 
可是自己怎么会连小学生的题也解答不出来?当时老太太给我的的题目是他们用笔抄给我的,我当时心想一定是抄错了,便跑到隔壁单元去问老太太,把老太太小孙子书上的题目又看了一遍,一点都没有错。
 
后来我把题目拿给其他同事和朋友,这可全部是理科出身的名校高材生,这道题我记得一共有十几个人做了,最终还是没有人做出来。后来大家一致认为是不是题目出错了?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后来和老太太交差时,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在老太太的心里,教书育人的自己竟然连小学生的题目都没做出来,这无论如何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自我感觉有点下不来台,只能语无伦次地解释说:“没有解答出来,不知道是不是题目出错了?”
 
当时也觉得这理由太牵强,老太太才不会信这话。真是要命啊,这丢脸丢大了!也不知道老太太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肯定会质疑我这书是怎么读的。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老太太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了,菩萨保佑,但愿不要认为我教学生是误人子弟才好。
 

记忆中 <wbr> <wbr>一道数学题的困惑

 

记忆中 <wbr> <wbr>一道数学题的困惑 今天看到数学大师也会被小学奥数题难住,总算为自己找到一个下台的理由了。现在想来自己真的是冤死,也不知道当时那道题那么多人没有解答出来,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现在想来原因应该不外乎是偏题、怪题之祸。正因为这样,所以才出现了大学生做不出小学生课本上的题目之怪现象。特别是现在一些奥数题重在解难题、怪题,重在所谓的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因为太难了,总觉得这样反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奥数的教育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
 
一直以来总不太赞成给学生太多的负担,曾在网上看到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炮轰奥数。杨教授在广州一个校园里发现了一份小学四年级的奥数试题,原本应该是初二才学的平面几何竟然出现在卷子上。
 
这让杨东平教授非常气愤,三天后,在个人博客上写道:“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
 
杨教授炮轰奥数的危害远不是第一人。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教授也曾表示:“在美国,奥数就是一个帮助中学生提升对数学兴趣的组织。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奥数学得好就有更大的希望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一些老师和家长都一窝蜂似的让孩子学习奥数。”
 
丘成桐教授说:“出奥数题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数学家,而且这些题目出得很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如此看来,中国的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