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杂谈 |
分类: 随笔感触 |
看完这个故事,心里很感慨。也许自己也和那信徒差不多,心里总是装满了苦闷和烦恼,日夜寻找快乐的源泉烦心,心力憔悴。有人说人的烦恼都是自找的,这话说得没错。看看自己,再看看别人,我发现大多数人的烦恼,都是因为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看不开。有的人没有钱愁,有的人有了钱以后还是愁。愁什么?有了一百万,他还想一千万,这一百万离一千万还远着呢,当然要愁了。有的人没有当官愁,当了官以后还是愁,愁什么?愁自己当的官还不够大,愁自己的收入还不够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总会走入这样的误区:总以为当了官,有了钱就是快乐。实际上那些当官的快乐吗?他一天到晚提防自己贪污受贿,养情人被人揭发,心中忐忑不安,何来快乐可言?而那有钱的富翁也担心自己哪一天被那些亡命之徒盯上,一不小心丢了小命。前几天我就在腾迅网看到了湖北红安一石灰厂老板全家被灭门的惨案,可见没钱不好,有了钱更不好,没钱只不过这日子过得稍差点,不至于像这些富翁一天到晚还得为性命烦忧。所以说有钱人也有有钱的烦恼,没钱的人也有没钱的烦恼。
很喜欢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孔子的《论语》,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是啊,快乐从来不取决于人所有财产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正象我以前文章中说到的幸福是一种状态,快乐亦是如此,一个人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
一直以来很喜欢看《孔子》《老子》《庄子》的书,这不是拿这些圣贤来装点自己的门面,我是真的比较喜欢看他们的著作,总觉得这社会太复杂,而人心又太浮躁,希望多看些圣贤或者佛学之类的书,自己的心能够有所沉静,更希望自己通过学习,能够对世间烦心事,放下,看透,自在,随缘!
说到快乐的根源,于教授对快乐的理解就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可是现实中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又有几人?《论语》中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宽广胸怀告诉他的学生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他的学生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师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师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最高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又有几人?其实也只有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能做到这样了。
孔子在《论语》中教导他的学生们要安贫乐道,但是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的多少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反而有些不思进取的意味,所以这也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不能够宽以待人导致亦不能够宽以待己,这也是我们不快乐的起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人总难免有烦心的事,我们总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时候很多事情在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但在我们的心头过不去。孔子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大多都是自我的折磨。”怎样才能快乐?寻找快乐的源泉,昨天看电视时,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多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而少去想那些烦心的事,这样我们就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了!我想这话也是不无道理的吧?!
前一篇:又是新年到来时
后一篇:为爱沉醉,愿长梦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