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2013-09-28 07:07:07)
标签:

旅游

再游百脉泉

清泉洗心

分类: 游记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寒泉珍珠滚”,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公园。百脉泉公园因地缘势,沿水之滨,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景区内的百脉泉、梅花泉、墨泉、东麻湾、西麻湾、眼明泉位于72名泉之列。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甘霖洗浊,清泉洗心。清泉洗心,让阳光重温那抹美丽的心境,让温暖抚慰那颗疲惫的心情,能给心灵带来些许湿润,些许感动……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欣喜的是竟然还遇到了佳逸小美女,咔嚓嚓,抓紧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墨泉位于百脉泉公园内龙泉寺西南角。墨泉为一钻孔喷泉,1966年建,孔口直径0.4米。泉口因铸铁管黑色,水清透明,望去泉水黝深,故名“墨泉”。气势恢弘,状如趵突,但喷薄之势远胜趵突泉,声如隐雷,昼夜奋涌,大有挥毫泼墨劲笔欲书之势。墨泉水清洌甘美,沏上等绿茶,色如琥珀,香幽袭人,极为爽口。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泉水出自深层奥陶纪石灰岩岩溶裂隙,正常年份泉流量0.3立方米/秒,且常流不竭,一泉成河。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在16~18℃,水中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接近天然矿泉水,泉水盛水期涌水量为每秒1.2立方米。墨泉涌声闷重,如沉雷隆隆,雪涛四溅。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龙泉:位于百脉泉公园明水湖西南隅,东麻湾上源。泉涌如柱,雪涛四散。1965年钻,孔深200米,直径0.40米,孔口高出明水湖底2米。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筛子泉:位于百脉泉公园汇泉阁西南隅。泉池圆形,以鹅卵石铺底,因池底泉眼如筛子底密布而得名。泉水汩汩,涌珠浮翠,向北汇入明水湖。龙湾泉  位于百脉泉公园汇泉阁西北隅。泉池以自然石垒砌,池底铺鹅卵石。泉涌如柱,水满四溢,漪漪轻散,水纹波折,或花绽放,或珍珠滚滚。水入曲径,千回百转,汇入明水湖。泉边筑有“漪漪亭”“濯缨亭”。1965年钻,孔深200米,孔径0.40米,孔口与池底平。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龙湾泉:位于百脉泉公园汇泉阁西北隅。泉池以自然石垒砌,池底铺鹅卵石。泉涌如柱,水满四溢,漪漪轻散,水纹波折,或花绽放,或珍珠滚滚。水入曲径,千回百转,汇入明水湖。泉边筑有“漪漪亭”“濯缨亭”。1965年钻,孔深200米,孔径0.40米,孔口与池底平。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东麻湾:位于百脉泉公园内,清康熙、道光《济南府志》均著录。20世纪70年代,北扩为明水湖,水面10余万平方米。东麻湾深部地质构造为一南北向断层,其北煤田砂页岩阻水,泉水自断层裂隙上涌,湾内处处泉涌,如漱玑泄玉。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东麻湾为章丘第一大丰水河绣江河的源头,每年涌水量高达1.5亿立方米。湾内处处泉涌,水势旺盛,岸边多杨柳,四周荷塘片片,小溪纵横。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龙泉寺雄踞在百脉泉北,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1450年(明景泰元年),近年来几次复建。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为章丘佛教文化的一处名胜景点。寺门匾额"龙泉古刹"四字,系明代书法家雪蓑所书。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龙泉寺是缘百脉泉而建,百脉泉也因龙泉寺而更著名。也就是说,没有百脉泉,便没有龙泉寺,有了龙泉寺才有百脉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要想了解百脉泉的历史。关于百脉泉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诸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唐宪宗时编著的《齐乘》中记述更详,评价最高。只是这些史书中一直没有关于泉边建筑的记载。对于寺和梵王宫描述的大量出现,开始于明代成代以后的诗文中,这可以历代《章丘县志》和《绣水诗抄》为证。但一直没有查到始建龙泉寺的记载。据常理估计,早在郦道元写《水经注》时,泉边就应该有寺庙建筑了,情无文证资料。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龙泉赋:人钟秀则才,地蕴泉乃雅。东来紫气,起迎大海朝阳;西接龙山,承继有虞文化。地负亿年岱骨,土石通灵;水涵百脉济源,湖山如画。情萦明水,乐景物之旖旎;心仪章丘,羡士林之潇洒。章丘市者;安镇三齐,水木清华之福地;附郭省会,楼台典丽之名邦。泉源竟发市里,景色比双历下;古迹遍罗城郊,名贤驰誉遐方。百脉泉者;地不爱宝,明珠万斛,纷涌灵沼,天故呈奇,阴窍百条通达远洋。英英白云湖为一家美眷;汩汩清溪水,延百里绣江。龙泉寺者;宝殿重修,存遗制则美轮美奂,金身再塑,供博观于古色古香。夜月沧溟,鲛人丽珠泛海窟,四鸡龙洞,造像合掌朝梵王;风光胜迹无价,古寺名泉称双。天朗气清,携朋访胜。黄花匝地,觅绣江水之渊源;绿树成荫,循清照园之芳径。品形并列,荇藻裹游鱼戏波。三槛清泠,云天上飞雁入镜。清晨良夜,急闻中麓先生之抚弄管弦;流水行云,恍若易安居士之流连吟咏。梵王宫内,龙女拈花微笑忘参禅;净水池中,金鳞舒鳍,悬空效入定。葱芳稻馥,惠风拂拂增乡情。佳话逸闻,青史悠悠动雅兴。美哉章丘,西齐沃土,东国雄藩。百脉一泉,泛绣江水,汇小清河,势连大海。千家万户,踞齐城岭,倚龙藏洞,地接泰山。广厦高楼,耸出于桃红柳绿;嘉宾良友,畅游于月下花前。今值古刹重建,胜景新添。甘泉酿美酒,广交中外朋友。盛世多贤才,共建地上乐园。乐莫乐兮泉苑美,庆复庆兮升平年!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百脉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街道的百脉泉公园明水湖西岸龙泉寺院内,在泉城济南市的七十二名泉中名列第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诞生在这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卷八》称:“百脉水出土谷(鼓)县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卷十》称:“百脉水出县东北平地,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合流,故名之”。金代《名泉碑》将趵突泉、百脉泉单独并列。元代《齐乘》称:“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清道光《章丘县志》称:“百脉泉位于县(绣惠镇)城南25里,明水镇东,绣江源也。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如贯珠,历落可数,故名。”历代章丘县志都把“百脉寒泉珍珠滚”列为章丘八景之一。泉池“品”字形,正面题刻“百脉泉”三个大字,两边楹联“空明通地脉,活泼见天机”、“一泓清沁尘无染,万颗珠玑影自圆”、“绿筠雨过色偏好,黄稻风来香细生”等为历代名家题写。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李开先《游百脉泉》诗: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明水湖:湖光潋滟,由百脉等数泉组成。湖南端有"龙泉",湖西边有"墨泉",湖西南角有"龙湾泉"。在湖边建有"汇泉阁",登阁可俯瞰园林湖色全貌。还建有"濯缨"、"漪漪"两亭,休憩亭下,赏泉水滨,情趣盎然。两座大理石拱桥,将湖划分为三面。荡舟湖心,水色天光,令人心旷神怡。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西麻湾在百脉泉西南,为自然河湾,虽然面积不大,但涌水量居明水诸泉之最。湾中泉眼众多,簇簇水泡缓缓升起,于水面玉花般绽开。浅湾芦苇丛生,岸边杨柳依依,一派泉林郊野风光。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东西麻湾景色秀丽,历来受人喜爱,曾有诗云:"麻湾净泻千寻练,石甃平喷万斛珍。山月冷涵秋共碧,荷风乱飐镜无尘。"东、西麻湾如双星捧月,烘托得百脉泉澄碧非凡,景致更佳。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文化走出去战略项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县,进行“千年古县”的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章丘市隶属山东省省会济南,济南市的副中心城市,被誉为“小泉城”,是济南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级市。章丘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都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尽领风骚。境内有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锦屏山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等历史遗迹,在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谭国谭氏发源地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城子崖古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春秋时期,先后为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秦,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县(治回军镇,今绣惠镇回村)等。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管县、犭虎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犭虎县并入东朝阳县。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东安国。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洲济南郡。宋、金,属济南府。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明、清,皆属济南府。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再游章丘百脉泉·清泉洗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