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河南独家专访曾仕强教授

(2010-09-13 12:05:28)
标签:

曾仕强

洛阳

文明

中华民族

中国式管理

新浪

王喜森

分类: 策划管理

 

http://s8/middle/4e6ee25dt901c9458a7e7&690二十一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

    9月11日、12日,来洛参加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心支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太平洋保险’文化论坛暨蓝海中国经营管理论坛”的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参观了关林、上清宫、下清宫,有幸全程陪同,并就如何运用易理化解人们在生活中的困难,新浪河南对曾教授进行了专访。

  http://s9/middle/4e6ee25dt901c6aa43f88&690新浪河南独家专访曾仕强教授

    新浪河南:曾教授以前到过洛阳没有?
    曾仕强:我此前曾来过洛阳,还去了白马寺,阳发展很快,每一次来都有新的变化。这一次到了关林和上清宫、下清宫。洛在中国历史上现在大家会发现,去世之后“官职”不停往上升的人只怕只有关公是一个,如今地位与孔子相当:一个文圣、一个武圣。说明中华民族对忠、义、礼、智、信的充分认同。

http://s6/middle/4e6ee25dt901c7f7c0975&690在关林,曾仕强教授题字:关公沟通两岸 忠义传承子孙

     新浪河南:曾教授讲易经,通俗易懂,有鞭辟入里;讲易经不到洛阳是不是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曾仕强:你说的很对,学易经、感悟易经,寻根探源就一定要到洛阳来。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花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我们更多地说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说花样是从《易经》来,《易经》是从黄河来,从洛河来,即从《河图洛书》来,中国文化最早的渊源是河的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总根源。包括台湾,台湾的闽南人吃流水席,汤汤水水,味道很美,它就是从洛阳的流水席传承过去的。 洛阳人吃的“炸油条”,台湾叫“油炸棍”,条棍相通,说法相近。大部分台湾人都讲闽南话,其实闽南话就是河洛话。

    中国有一个省叫福建,是一个不以山川、河流命名的省份,为什么?就是因为元朝时期,不让说河洛话了,河洛郎南迁,在闽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闽南话”,事实上,虽然南迁但河洛人还想恢复新昔日的辉煌,所以就叫了“复建”,以后改“复”为“福”,就是现在的福建省。 

    新浪河南:您说过“地球村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冲突”,那么,中华文明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
    曾仕强:中国的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周、秦、汉、唐、明、清,从没有中断过;大同不灭,中华民族就永远存在。
      中华文化有很好的包容性。拿宗教来说,佛教、道教、儒家三教并存,互不侵犯,各自发展,友好相处。西方的战争多是因宗教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信仰之间的战争。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焚烧《古兰经》事件,虽说在最后时刻停止了,但在宗教之间的裂痕已经形成,仇恨已经记在心里。
    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一定要发扬好中华文明,继承好中华文明。

http://s5/middle/4e6ee25dt74cfae8d6254&690在洛阳下清宫题字:阴阳合一乾坤乃正道儒不分人伦济世

    新浪河南:东方人与西方人看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在在对家庭、子女问题上;曾教授能不能谈谈您对子女教育、家庭幸福方面的看法。
    曾仕强:不错,东方人与西方人看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就像中医、西医在对病理和治疗的过程中有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和方法。如果你读西方文化,按照西医的方法,最后你会清清楚楚地死掉;如果你学中国文化,最后你会糊里糊涂地活着。

     在做事方面,西方人依法办理,中国人以理办法。西方人看问题直白,YES! NO!而中国人说“是”,有可能是“不是”;不好,反而是好。中国人的数字是“活”的,比如两三个,三五个;不像西方人一个就是一个,三个就是三个。中国人不说骗人的话,但常常不说实在话,中国人说妥当话。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不能很好的理解东方文化。

    中国人讲道,道有三个层次:一是可以说的,二是很难说的,三是根本不可说的。
    比如在教育孩子方面, 第一个层次,就可以给孩子好好说说,让孩子明白;有些不能说,像“如何生孩子的问题”,对于六七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是很难说清的道理,那就不用说,孩子长到一定年龄自然会知道。现在说的性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知道的,接吻还需要教吗?
    还有一种观点,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方向不对,不输在起跑线上,就必定死在跑道上。有的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让孩子学外语,我的建议是,先把自己的母语学好,孩子连母语还不会说,就让他去学外语,结果肯定是什么都学不好。学习外语的时间,最好是在小学四年级。
    在对待家庭方面,我不赞成什么“男女平等”,其实男女其实就不平等,男女有别是客观存在,是事实。哪个男的能生个小孩?男人是天,女人是地;一阳一阴,阴阳互补。   

    在家里,不讲理,没有理可讲。夫妻吵架是必然的,不吵架就不是夫妻;吵完架,不吭不哈男的给女的倒杯水,女的给男的提双拖鞋,一切就完事了。其实男人很好哄的,对女人来说,所能做的,就是抓住自己的男人,也就抓住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新浪河南:曾教授,现在的世界经济危机、宗教矛盾、文化冲突不断,你怎么看21世纪的中国。

    曾仕强:凡事讲时、运,可以说19世纪、20世纪是大西洋的世纪,21世纪就是太平洋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不再是内陆国家,而是面对海洋走向国际的文化大国。如果为了国际化、现代化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不但得不偿失,而且是人类的巨大损失。我们理应与国际接轨,但不能危害自己的文化。

    也有人问我第三次世界大战能打得起来吗?在当今的世界,战争预示着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其实,战争有许多形态,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话,我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这是一场文化间的战争。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能够学习、吸收多元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朝代怎么更替,也无论内乱还是外患,文化的传承延绵不断。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儒、释、道和谐共存。

    一个人的命运,一座城市的命运,与国家、名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大家可以发现,无论是西安,还是洛阳,发展都非常迅速;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我坚信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新浪河南:曾教授,您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管理与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曾仕强: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和方法,它也是一种文化。它影响的方面很多,产生的后果也十分深远。在管理界曾历经日本式、美国式、欧洲式,还有苏俄式管理的引用、推广和应用,也诱发啦大家对中国式管理的探讨和思索。特别是关心中华文化的人士,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展开研究,旨在找出中国式管理的内涵,以期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实在是难得的好现象。

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毫无疑问地证明我们的管理优越而有效。凭着这样的信心,经过二时多年的研究,提出中国式管理的大要。把现代化管理配合我国的风土人情,一增进效果;对于发扬中华文化,尤其具有正面的作用。

http://s9/middle/4e6ee25dt901c74f7cb38&690

论坛现场

 

http://s9/middle/4e6ee25dt901cc2eea998&690合影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