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翔鶴
郭翔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63
  • 关注人气:1,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必非说大禹不是汉人?

(2009-12-14 01:54:23)
标签:

文化

近来有些无良学者,非要用古书里“禹生于东夷”这句话,说禹不是汉人,进而证明中国的先祖之一也是少数民族,故此可为“中华民族”正名。类似的谬论层出不穷,比如有因为周文王生于西羌,就说他是羌人;有因为李白生于中亚,就说他是白种人……这种为了一种政治目的强行改变祖先血统的做法,实在让人齿冷。
昨天读《世说新语》,有这样一段内容,大体证明了大禹和周文王的血统: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译文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 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求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征召呢?" 蔡洪回答:" 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难道说各位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吗?”

 

蔡洪去洛阳这事儿,大抵发生在公元265年,那时去古未远,如同今天还能找到很多宋代文物一样,当初也能够知道更多夏、商、周时代的事情。蔡洪说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华夏的士人可以生于边鄙之地,并不能因为他们生于边鄙之地,便说他们不是华夏之人。从蔡洪的口气中能够明确知道,禹和文王都是华夏族人,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出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同今天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很多汉族人不断出生一样。难道说一个华人在纽约出生,就能说他是日耳曼人吗?
    何况,封建社会前期,基本是以血统来划分国家疆界,对本民族血统的坚守,成就了今天的国家疆域。直到唐代这样被无良历史学家描绘成“各族欢乐相处”的朝代,房玄龄的孙子娶了胡姬,依然被逐出朝堂。世界上的大民族,基本也是因为坚守本民族血统而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比如日耳曼,比如俄罗斯,比如华夏。到了现代社会,这种界限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有些模糊,但主体民族的价值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模糊过。
    无论是大禹还是文王,亦或是李白,他们都出生在华夏民族对外战争扩张的历史时期,那时有些华夏族人是因为军事原因前往边远地区的,有些则是为了屯垦。他们通过战争和文化渗透,为今天的中国确立了基本疆域。即使是在最近一个华夏王朝明朝,也不忘对外扩张,一直把军队派到了贝加尔湖,把黄金家族灭在了湖岸上。否认这些历史,是一种犬儒主义的自虐——有哪一个大国,不是通过弱肉强食的法则,通过征服其他国家的领土来为自己换取生存空间而最终确立现代疆界的呢?从前祖先这么做,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也要这样做。如果今天还这样做,那是脑子卡住了,因为大国都有战略核弹,如此做的结果大多是世界末日到来。但否认这些光荣的历史,是对祖先的玷污,对自我存在的亵渎。
    复旦大学近年的基因科考也证明,汉族人99%父系血统高度同源,而母系血统则混合了多民族的成分,这也充分证明了华夏族当年的扩张史——通过战争占据了其它部落的疆土,进一步获得了更多的女性,剥夺了当地男性的生育权并将其作为下层劳动力,从而壮大了自己的族群。今天吴、闽、粤、桂等地的一些汉族人,长相带有地方特色,也是这个历史事实的明证。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谓的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今天的历史课本为了所谓的“中华民族”,模糊主体民族身份。今天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主体民族人口锐减。今天的教育、文化政策,促使分离思维和意识形态滋生。今天的广电政策,为历史上的入侵民族张目,辫子戏横行。多年前,南斯拉夫就是如此对待主体民族塞尔维亚的。他们捏造了所谓的南斯拉夫族,强迫塞尔维亚人改变自己的身份,而黑山、克罗地亚等少数民族得以大规模繁衍,其文化和文字、教育大行其道。仅仅30年,内战爆发了,国家分裂了!这就是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来的良好后果。今天以历史学家、艺术家等联手伪造的假象,必将让未来的中国付出沉重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