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宋正海老师发来的强烈呼吁,特此转载。
宋老师说,6月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海洋分会在京召开“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会上对《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刊出宣扬“地震不能预报”的文章,宣扬无所作为的“不可知论”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不仅不符合事实,也将在地震科学和防震抗震实践中带来严重危害。
宋正海说:“依目前科技水平,准确地预报地震,特别是做短临地震预报,确实存在很大难度,但是毕竟有过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先例,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也局部地做了预报并取得唐山近邻青龙县无一人死亡的奇迹。为此,我们呼吁有关单位:应通知各个媒体不再刊播地震不能预报的文章和节目,如果不能做到停止这类文章和节目的刊播,应允许主张地震可以预报的文章和节目刊播。这是两种科学观的斗争,事涉贯彻“双百”方针的重大原则问题。”
地震学者来函指媒体报道混淆概念
近日,宋正海收到一封地震学者发给他的《就地震预测预报致宋正海先生》函件。该函中说:“他们(媒体)拿USGS举例说:‘国际地震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预测是不可能的’;‘今年4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评估说,在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的地震的概率为99.7%,但是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四川大地震爆发后,就地震预测预报课题,本人跟美国政府USGS(地质观测局)的几位首席和领衔科学家们做了直接的询问讨论。那些USGS科学家总比任何人都更知道他们自己的观点吧?既然‘地震预测不可能’,那个‘未来30年发生6.7级以上的地震的概率为99.7%’又是个什么东西呢?一边说‘不可能’、一边又在做预测且给数据结果,USGS的科学家还不至于那么明显地自相矛盾吧?简单说吧,那段自相矛盾的话,根本就不是USGS科学家们的观点,结果是混淆了‘预测’和‘预报’的基本概念。”
USGS科学家们说的很明白,足够准确的地震预测完全可能,而足够准确的地震预报是很困难的。所谓“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的地震的概率为99.7%”的说法,来自USGS的地震预测的工作报告。整个报告说的是地震“预测”,根本就没说“预报”的事(来源附后)。根据USGS科学家们的阐述,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是两回事,即: [1]
地震预测:FORECAST,说明的是某段时间、某个区域和某个范围震级的一组地震事件的趋势,概率取值倾向是小概率。地震预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且USGS在天天做、每小时做一次数据更新公布。所谓“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的地震的概率为99.7%”云云,就是地震预测的一个内容。 [2]
地震预报:PREDICTION,说明的是特定时刻点、特定地点和特定震级的一个地震事件,带有断定性“预言”的色彩,取值倾向是大概率。做准确精确的地震预报是很困难的。USGS科学家们所说的“不可能”指的是这种地震“预报”、而不是说地震“预测”不可能。文章的作者们,由于连基本概念都没搞懂,把两个不同的地震监测概念混淆在一起,看到‘预报’不可能的字样、就得个结论说‘预测’不可能。”
国际地震预报研究取得进展
“以前,仅靠USGS从地质学角度做地震预报,几乎没出路,但也并非绝对地普遍不可能。譬如,USGS科学家们明确说明,若发生“前震”,那么,对“主震”做出足够准确的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对“余震”来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足够准确的地震预报了。因此,关键难点是“前震”的监测判断如何。就是说,USGS所说的“不能做到准确的地震预报”并非是一般化或普遍化的结论,而是有具体前提的论点(譬如预报对象的“主震”没有“前震”发生)。”
“后来,NASA(美国宇航局)打破了仅靠地质学的局限,尝试用卫星技术结合当代科技手段,取得了突破。譬如,2002年,NASA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刊物上发表了带有预报性质的地震预测;到2004年,发生了16个较大地震事件、其中15个与预期值吻合。NASA科学家们说:目前做到高度准确的地震预报还不行,但是,现在可以做到较高准确度的地点和震级的地震预报,剩下的是时间预报的突破。就是说,奔向足够准确的地震预报的大门已经打开。 ”
“就在本人写这些文字之前,美国NASA科学家表示,他们在预测大地震方面快将取得新突破,从而为设立卫星地震警报系统奠定基础。他们的学术依据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曾在电离层探测到强烈信号。NASA科研人员说,当地底的岩石块要裂开前,地表会充满电子,这些电子将会传送到电离层,而卫星曾经多次探测到这种异常信号,而有关地区之后就发生了地震。”
学者曾预测龙门山断层高地震概率
作者说:“在跟那些科学家询问讨论中,本人有个强烈的对比感觉:美国USGS的科学家似乎都相当保守,特别是说到“预报”的时候、保守得让人难以忍受;而美国NASA的科学家显得十分积极进取,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向地震准确预报开进。不管怎样,美国USGS和NASA的科学家们都明确说明,地震监测工作的预测、预报和警报等等不但概念和方法不同,且服务对象也不同。譬如,地震预测的服务对象之一是长期经济建设决策。举例:不少学者的地震预测论文说明,龙门山断层地区2008年发生6.7级以上地震、更长时间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概率都很大。如此,您搞城建和水坝等等,就要根据那个预测来考虑是否到那里搞项目和搞什么项目、要搞就要确定抗震设计的级别,而那些因素对您经济投资如何是直接相关的。”
“再譬如,地震预报的服务对象之一往往是临震决策需要。举例:若地震预报说明某时某地发生二级地震的可能概率为95%,如此,当地政府和居民就需要在敏感地方做好防震工作,而不必采取大规模防震抗灾行动。而若地震预报说明那震级是六级以上,那么,就不但需要在敏感地方、且要在所有领域都做好防震,甚至当地政府需要动员抗灾应急管理部门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了。”
作者总结说:简而言之,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是两回事,因而,不能看到这个不可能、就以为其它工作也不能,反之亦然。对比USGS的原文及其科学家的阐明,可以明显看到,媒体连地震监测方面的基本概念和USGS的新闻资料都没看懂搞懂,却摆个代表USGS说话的样子吓人,东拉西凑地把不同概念的东西混淆、信口开河地说“地震预测是不可能的”。至于NASA等方面的地震监测科技发展,那他们根本就是一无所知了。
参考阅读:
大地震预报与预测的区别 [ 2008-5-30 ]。
(本文包括美国USGS科学家阐明地震预测预报的内容及原文)。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30/content_783198.htm
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8/17460.html
(中文版)
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8/17461.html
(英文版)
附件一:新闻公报:
New Study Shows Odds High for Big California Quakes。
Released: 4/14/2008 12:02:15 PM。
California has more than a 99% chance of having a
magnitude 6.7 or larger earthquake within the next 30
years,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using a new model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big quakes. The
likelihood of a major quake of magnitude 7.5 or
greater in the next 30 years is 46%-and such a quake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the southern half of the
state.
连接:http://www.usgs.gov/newsroom/article.asp?ID=1914
附件二:工作报告:
The Uniform California Earthquake Rupture Forecast,
Version 2 (UCERF 2)
By 2007 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
USGS Open File Report 2007-1437/ Version 1.0 /2008 。
Results of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According to UCERF 2, a M ≥ 6.7 earthquake is
virtually assured in California during the next
30years (99.7%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连接:http://pubs.usgs.gov/of/2007/1437/of2007-1437_text.pd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