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可验证你的家族迁徙 <wbr>[原创 <wbr>| <wbr>日记 <wbr>| <wbr>2007年7月7日 <wbr>| <wbr>郭翔鹤] DNA可验证你的家族迁徙 <wbr>[原创 <wbr>| <wbr>日记 <wbr>| <wbr>2007年7月7日 <wbr>| <wbr>郭翔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世界语系分布图,也就是民族侵略扩张领土历史见证
在基于我家现存的四川富顺百堵坪郭氏族谱,验证、比对四川图书馆隆昌郭氏副使族谱及江西、湖北等地族谱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不管家族在迁徙和战乱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但基于周代昭穆制度下的父系基因主干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简而言之,排除奴仆、异族冒姓的因素,同一家族的父系Y染色体与姓氏遵循高度的同源性,完全可以进行文献学和生物学对比,大大提高人类了解自身生物学遗传历史的可靠性。而生物学遗传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扩张、人口迁徙、民族形成的过程。
复习一下高中生物课本的内容吧:基因组的基本结构是碱基或者碱基对,它的长度是31个碱基,组合成23对染色体,突变率基本上是每对碱基10的负9次方。它在家系里的流传,一份是来自父亲,一份来自于母亲。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进行部分的互换,这个过程叫重组。对人的基因组来说,根据它的传播特性,它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一个是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它们是占了基因组的主体部分。而线粒体DNA,是位于线粒体一个很小的细胞器里面,它相对的长度比较小,只有16.7个碱基对。而Y染色体呢,比较大一些。我们知道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它最大的差别,线粒体是沿着母系传播的,也就是从母亲传到下一代;而Y染色体呢,是沿着父系传播的,也就是说它从父亲传到他的儿子。那通过研究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和Y染色体的多态性,或者遗传标记的话,我们可以去分别研究,人类的演化史,就是父系的演化史和母系的演化史。
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汉族的Y染色体具备高度同源性,与日尔曼人的血统纯度相当。但在西周至秦征服东夷、西羌、北狄、南蛮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民族大动荡的过程中,五代十国再次人口大动荡中,辽宋夏金元剧烈南北迁徙中,满清入关屠杀过后,汉族的Y染色体获得了与其它民族线粒体结合的机会,这使现代汉族的母系基因中融入了少数民族成分。但在昭穆制度的影响下,从伏羲氏自西而东占据中原并成就汉族政权版图的过程中,华夏系的父系主干始终保持了极高的纯度。看过《圣经》的人,一定对旧约中上古战争印象深刻,部落战争中,战败方的男性及其后代会被完全屠杀,女性被虏后,战胜一方获得了更多的传播基因的机会。从军事史角度而言,这可以更好地解释现代汉族Y染色体具备高度同源性的原因。鲁迅所言,人类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可以进一步更正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并在其土地上殖民的历史。
这就是残酷的历史真相,了解真相,对于今天的人了解“我从何处来”这一永恒命题,具有指导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