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春晚:24载天大笑话终结 <wbr>[原创 <wbr>| <wbr>日记 <wbr>| <wbr>2007年2月27日 <wbr>| <wbr>郭翔鹤] 07春晚:24载天大笑话终结 <wbr>[原创 <wbr>| <wbr>日记 <wbr>| <wbr>2007年2月27日 <wbr>| <wbr>郭翔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今年春晚没有认真看,觉得年年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花样。不过,听说今年春晚终于没有出现属相的相关内容,心里还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延续了24年的一个天大的笑话,到今天终于无声无息地终结了。
春节晚会在正月初一公历0点敲钟迎“猪宝宝”,是一个典型的想当然的谬误,中国传统的新年并不是在正月初一,进入新一天的临界点也并非凌晨十二点。
在中国传统计时方法中,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分为三个部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公历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其余类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上新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0点)。
在与公历并行的我国传统历法中,干支纪年和夏历纪年一直都在使用。用干支纪录年、月、日、时,就是使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搭配,来纪录时辰。例如,2007年2月3日这天,用天干地支表示就是:丙戌年
辛丑月
戊辰日。如果一个小孩出生在这一天早晨五点半,那这个孩子就是生在了这一天的乙卯时。
需要注意的是,干支节气历法是阳历,它的“年”是由立春到立春,其新年第一天是以立春这天的交节时刻开始的,而不是以大年初一为分界线。同样,月干支也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月节令,交节后为下月节令。至于以干支纪日的历史就更古老了。殷代甲骨文中,就记载有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乙巳发生日食的情况。用干支纪年,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干支节气阳历。这个干支节气阳历用十二个动物名称来称呼,就形成了民俗中的十二生肖。夏历(俗称农历)却是以阴历为主的阴阳合历。它的“年”有12个朔望月或13个朔望月(由于闰月)之分,新年元旦是正月初一。夏历的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日的前后。干支纪年与夏历纪年是不能混用的,凡说到“年、月、日”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个历法的年、月、日,否则就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由于夏历纪年法中,平年12个月354天,闰年13个月384天,由此便产生了二十四节气与日期的不统一。也就是说,立春这一天不是恒定在某月某日。有的农历年(正月到腊月)没有立春(如2005年的农历年),而有的年份有两个立春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民国2年将“春节”这个节日定在农历年的正月初一。这样就不会产生有的年份过两个春节,而有的年份没有春节过的现象。然而,此春节与属相无关,猪宝宝的到来,应该从2007年2月4日立春这一天开始算,千万不要搞错啦!
如此大的谬误为国家电视台认可多年,且全国民众居然浑然不觉,直到24年后才予以更正,实在应该让我们警醒——传统文化是国之瑰宝,其损毁之严重已经让人触目惊心,进行全民文化再认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