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增值服务是最不靠谱的事 做VC就是试错
(2010-10-10 10:37:50)
标签:
杂谈 |
在采访一开始,冯波便强调投资组合的重要性。”投资基金没有投资组合就像裁缝没有样板一样。“名片上的头衔,网站上的机构简介都没有实质性意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把投资组合摆出来,便能看出这个机构的水平。
联创策源在早年偏技术(technology)投资,因为“世界上之所有有那么多的小公司变成大公司,就是建立于技术的基础之上”。再到后来,联创策源又从技术投资转向生意投资,接着在生意投资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看团队。现如今,在联创策源的投资组合里,迅雷、凡客、UC这样的项目赫然在列。
做VC其实就是在试错
冯波做了十多年的VC,看遍这个行业中暗藏的风险。在他看来,每个VC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为大家尝试。因此无论是一个行业发展起来,还是某个企业发展出来,都需要一定量化的积累。“譬如电子商务,很多钱投进去,十年之后就出来一个。如今凡客的成功可能就占有这种优势。”
而对于单个的VC机构来说,投资风险就是靠规模,同时在投资的过程中学习和锻炼。“如果只投一个肯定完蛋,投十个还是完蛋,但是投了一百个肯定能成功。”
VC附加值是全世界最不靠谱的事
增值服务通常都被投资机构拿来作为争抢项目的一个筹码,冯波却用一种反证法的角度来看待。VC在增值服务部分越忙,越说明所投的公司发展状况不佳,因此一个好的VC应当是个没有事干的角色,安心做股东就是最好的附加值。而跟公司自身的管理者相比,VC肯定算是外行,“所有的公司业绩都是创业者自己创造的,我们帮不帮都一样。”至于VC真正能做的事情,冯波打了个比方解释说,企业的创业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印证,就像女孩子试礼服时需要别人在旁边看着一样,而VC做的正是这种陪伴者旁观者的角色。
创业者:他需要专业水平一流,执着,有潜力且有鸿鹄之志
想做一个成功的VC,一开始选项目时就必须严格。尽管技术、客户、盈利模式、商业运营等等因素纷繁复杂,但选择项目在冯波看来却很简单,因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一种是大自然,一种是人文。生意是标准的man-made,那首先得找man。”
几年前,当雷亮、洪禹穿着拖鞋短裤,挤一个小房间,在一张板床上用两个电脑创立PPStream时,联创策源去了6个人看这个项目。冯波后来说,那时候大家对网络电视行业了解都比较粗浅,但觉得从技术的角度上PPStream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性,用户基础一直在涨,而其他东西,比如运营、管理等等可以慢慢再学习完善,于是拍板决定投资,将PPStream从成都的单人宿舍搬到了上海。如今PPStream已拥有4000万注册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电视服务商。”
问及冯波喜欢的创业者,他给了如下几个形容词:“专业水平一流,执着,有潜力,有鸿鹄之志。”并补充强调说联创策源所投的创业者都是这样。冯波对创业者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公司也是如此。小企业该怎么办这种问题在他看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如不会有矮个的篮球运动员一样,也不应该有小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一是因为如今行业竞争激烈,做不大就死;第二是必须要做大,例如垂直的电子商务企业,垂直不是小的代言人,正如早期投资不是垃圾的代言人。
尽管冯波是严格的,也投过很多成功的项目,但对所有投过的企业,他都爱。“大家都很难,创业者也都没有什么错,他也有老婆孩子,他也想做好。谈及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你做好。我们应该持这个心态,否者对创业者不公平。”
企业:有本事就挑战腾讯,没本事就给它打工
在新千年前后,国内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了,但腾讯、百度、搜狐、新浪等等在当时生存下来的公司,如今一直占据着国内互联网霸主的地位。冯波预测出现新的大公司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而对于目前老巨头“不退位”的局面,该服气的就得服气。“中国乒乓球打得好,那中国是不是垄断乒乓球了?我们就是打得好,难道让我们改打网球去?”
发展到今天,腾讯已经有了全民公敌之称,但冯波却毫不掩饰自己对腾讯的喜爱与欣赏。 “我们生活在有腾讯的互联网时代是很幸福的。有本事就挑战腾讯,没本事就给它打工。”
互联网公司该向平台发展
冯波投了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公司,认为这个领域的公司发展出好的平台则是必然方向。但平台又不同于桌子,“盛大在布局上以娱乐为主导,来做文学、影视、游戏,它就是70年代的百货公司,好像什么东西都有,其实买的东西也并非一流。”在冯波看来,这便是盛大市值不及腾讯的原因所在。
圈内人:雷军是财神 国内天使的水平是VC的10倍
谈到联创策源的投资硕果,冯波总不忘提及雷军对他们的帮助。07年7月,雷军去到冯波的四合院聊天,顺便就介绍了凡客诚品。此外,联创策源还跟着雷军做了凡客、乐淘、UC、好大夫等项目。冯波笑称“他就是我们的财神,我们都很尊重雷总。”
如今雷军重返金山,冯波的评价是“我相信他做什么都会很好。人到一定程度对他的精神和品质都能无所不在了。”他还列举了其他值得大家学习的例子,例如曾李青、钱永强、徐小平等。
冯波之前曾跟硅谷的几位老先生学生意,学习他们如何对人进行长期挖掘和判断,如何关注事情的本质。回到国内,便跟国内的天使投资人学习,譬如雷军、徐小平和邓锋。冯波称“中国的天使投资人的水平是VC的十倍。他们比较有钱,所以不愿意去循规蹈矩,说明他们第一快乐,第二注重活着,第三有耐心。”
冯波在VC行业做了15年,对于做自己做VC最重要的个人经历,冯波只用“15年的阅历”这样的概括一笔带过。这15年来他失败了不少,但成功的更多。古人曾经说“努力加餐饭”,这句话想必是冯波对自己的勉励,也是我们对他的祝福和期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