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DGVC熊晓鸽:VC无法预测风险

(2008-02-04 12:01:05)
标签:

杂谈

 VC的运作模式

  风险投资基金的一个运作模式是,创业者有一个主意,占了一定的股份,我们投一定的钱进去,最后上市,他获得很高的回报,成了百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我们也在股市上退出,把钱拿回来以后也取得一个很高的回报。

  我们作为管理基金的人也跟大家一样,也得吃饭,也得坐办公室,也得开车,等等,那么我们怎么样赚钱呢?

  风险投资一个标准的做法就是拿管理费,就是管理基金本身所需要的钱,一般来说是基金规模的2%~3%之间。比方说基金规模是一亿美元,风险投资 基金的管理者每年可以拿300万美元以下的钱来做管理费。风险投资商拿这笔钱租房子、发工资,来养一个寻找项目的团队等,这是管理费。

  另外,风险管理投资基金在所投资项目退出之后,在利润里面可以有20%~30%的分成。一般的基金是20%,但是最好的、第一流的基金可以拿 30%。我常说,风险投资家永远不会嫉妒所投资的人的成功。比如,我们投了张朝阳,但是我从来不会嫉妒张朝阳的成功,只是说张朝阳是我们投的。为什么呢? 它越成功,赚的钱越多,我们赚的钱也越多。

  那么风险投资家的钱从哪儿来?风险投资家的钱也不是自己的,那是谁的钱?在美国,最大的出钱机构有两家,一个是退休基金,一个是学校。很多退休基金规模非常大,基金除了存到银行取得一些固定收益以外,还要把钱分散投资,比如买

  股票,还有风险投资商拿了这些钱,挣更多钱回报基金。

  第二个资金来源就是学校。美国的学校是非盈利组织,但因为许多校友捐了很多的钱,所以有一个很大的基金,这个基金也要去增值来养着学校。另外, 还有一些私人的基金,如比尔·盖茨的盖茨基金,现在也成为一个赚钱的基金,因为只有这样,基金才可以永远做下去。美国比较老牌的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等,都是 很大的基金。

  像我们这种做风险投资经验比较久的机构,就有很多资金源来找我们,希望我们帮他们赚钱。我们也很开放,但是要成立新的管理基金,一个合伙人又不 可能管很多的钱,所以我们选择都很谨慎。一般来讲,一个合伙人管的钱一年不能够超过5000万~1亿美元,因为一般的合伙人一年能够管5000万美元就很 了不起了。许多人可能觉得钱越多越好,其实不容易,我觉得花起钱来比挣钱还难,还头疼。

  风险投资商对于所谓风险,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办法规避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去管理公司,我们只是个小股东。一般来讲风险投资商持股不会超过 30%,也没有办法成天去管公司。只有当创业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快到达它需要帮助的地方。在美国,投资人遵循的一般规律是,所投资的项目半径不要超过 300~600公里的范围。换句话说,300公里,四个小时车程就能赶到,能够及早地见面沟通。

  我们怎么规避风险呢?实际上,我们在评估项目的时候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譬如说找一些市场研究报道,找一些专家,提供这个项目的市场方面的信 息。还可以用一些信得过的公司数据,比如说我们IDG有一个有利的优势——IDG有一个研究公司,叫IDC市场研究公司,一些关于IT方面的数据研究,我 们是权威。

  其实,最大的风险还是管理的风险,也就是创业团队的素质。第一,要对一把手进行调查。我们会找很多他的朋友,了解他过去有没有劣迹,是不是坑过人,做过什么坏事,甚至包括他家里是不是很幸福,是不是跟老婆闹

  离婚,这些事情都需要弄明白。

  第二,了解他团队中的这些人素质好不好。有的人老弟管这个,老婆管那个,这样的公司我就不一定会投,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能力不行,他不能信任别人,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搞到公司里来,能人就给埋没了。

  但是,评估来评估去,有很多风险也是没有办法规避的。我们曾投过的一个公司非常好,管理者非常棒,但是这个人特别喜欢开车,而且开得非常快。我 们老劝他车别开太快,他说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车子,老婆都排在二者之后。有一次他遇车祸死了,这就是风险,你防不胜防。

  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我们希望是投一个行业,并不一定是投某一个项目,这样风险也就相对较小。为什么投一个行业很重要呢?任何一个大的行业里面, 第一名能挣钱,第二名能挣钱,第三名也能挣钱。对于风险投资来讲,看准一个行业的话,可能每一个项目都要拿来分析,看看一个行业内的这些公司有什么不同。 比方说我们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投了3721,我们也投了百度,我们还投了中搜,都是做搜索的网站,但是每一个搜索都不一样。

  许多人说政策风险是风险投资商考虑最多的事情,我不这么认为。当然,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不断有文件出台是好事。为什么是好事呢? 有法总比没有法好,因为过去没有法,很多东西都是灰色经营,有了规则就使得公司业务更加规范。所以我们在处理政策风险的时候,每一次出台政策我们首先在 想,政府为什么出这个法,政府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思考在操作上我们有什么不方便,再跟政府去沟通。

  我们现在这种沟通也有了自己的渠道,就是中华创业投资协会。我们通过这个协会跟政府有关的领导,尤其是那些真正起草政策文件的人沟通,怎样找出一些更容易执行和操作的方式,使得政府相关人员能够听得进你的一些意见,这是现在投资环境进步的一个表现。

  IDG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投得最多的风险投资商,那么有没有失败的案例呢?

  一般来讲,在国外风险投资商投十个,成功两个就不错了。IDG在中国,大概投十个有三个是成功的,非常高了,而且还有两三个,也不能说是失败,能不能上市说不定,所以还在耗着,也不用管。后来我估计大概只有20%左右的案子可能是失败的。

  许多人说对于8848的投资,IDG是失败的,其实从投资的回报上讲我们并没有吃亏。因为当时在准备上市以前,我们融了一回资。我为什么不愿意 说哪些公司一定不行了呢?因为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公司很容易“死”,创业者觉得风险投资不投了,他们就不干了,就完了。在中国, 风险投资商走了,创业者去别的地方也找不到活了,但是还要折腾一下,即使工资少拿也好,还在那儿耗着,公司比较难“死”。还有一个特点,在中国投资回报的 时间比国外要长。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2006年回报最高的是搜房,搜房是1996年投的,整整十年。真应了美国一句话,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了。我们总共才投了90万美元,现在已经套现4500万美元,而且还有一部分股份。

  在投资过程中,如果创业公司做得不好,我们也有预警的机制。因为我们每个季度、每个月的报表都要去看。如果说一个公司,CEO老是说今年完不成 任务,第二年又完不成任务,第三年还完不成任务,这个人也就不太行了。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有一个公司,从外面雇了一个新的CEO,新CEO找前面被 干掉的人问:“你有什么招,我怎么能把这个公司管好?”他说:“我给你三个锦囊妙计,你只要下一个季度不行就打开我的信封。”第一个季度的确不行,达不到 业绩目标,要开董事会了,新CEO没招了,关键时刻打开第一个信封,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怪前任”。于是新CEO向投资商解释:“我是拼命想做,但是 前面的哥们太懒了,怪他,下一季度我觉得一定有戏。”下一个季度又不行,又打开一个——“怪市场”。于是新CEO又为自己辩解:“本来好好的,市场又不 好。”再干一个季度还是不行,打开第三个信封,上面写道:“辞职吧。”

  总之,风险投资商避免风险,最重要的还是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看人识行业。要看成功的例子,分析它是为什么成功的,然后去分析不成功的例子,知道它是怎么失败的。说哪一种技术一定行,哪一种技术一定不行,肯定是错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