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本与派克,此情可问天

(2011-05-15 18:20:29)
标签:

蓝月星空

罗马假日

安妮公主

赫本

派克

此情可问天

奥斯卡

联合国大使

分类: 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遇见她时,他36,她23,他陡生爱怜。她结婚时,他赶来送给她一枚蝴蝶胸针,其实他的丈夫也是他介绍的。她63岁离世时,77岁的他飞越万里重洋,就为看她最后一眼。她生前衣物慈善义卖活动中,87岁的他拄着拐杖,前去买回了那枚胸针。他们第一次合作的电影叫《罗马假日》,她就是“公主”郝本,而他是“世界绅士”派克。

 

http://s7/bmiddle/4e6df729ga34ded508526&690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鹊桥仙》是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广被传诵的千古名篇,这也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契合他们这份已经超越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综合体的绝版写照。

 

   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1916年出生于加州南部圣地牙哥的拉贺亚,大学原本主修医科后转为英语,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影,拍摄过60多部影片,曾5次获奥斯卡提名。1963年以《杀死一只知更鸟》,又名《梅岗城的故事》)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代表作有:《百万英镑》、《爱德华医生》、《王国的钥匙》、《鹿苑长春》、《君子协定》、《晴空血战史》等。  

 

    奥黛丽·赫本(Audley Hepbuln)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一名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她曾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职业模特。1948年开始演电影,1953年因电影《罗马假日》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一生共拍摄了31部影片,后来还因《蒂梵尼的早餐》、《窈窕淑女》等影片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1988至1993年,赫本还是联合国的亲善大使,1993年因结肠癌病逝于瑞士。代表作有《(GIGI)》《甜姐儿》《蒂梵尼的早餐》《窈窕淑女》《谜中谜》等。

 

    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他们的友谊源于艺术,他们的情谊高于艺术。他们结缘于《罗马假日》、他们成功于《罗马假日》、而他们此后历经数十年不衰的珍贵情谊,更是升华于《罗马假日》。他们1953年的这次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http://s4/middle/4e6df729ga34df51aa9d3&690

 

http://s12/bmiddle/4e6df729ga34e078d168b&690
http://s13/middle/4e6df729ga34dfae1cd9c&690
http://s16/bmiddle/4e6df729ga34dfb4ef75f&690
http://s16/middle/4e6df729ga34dfbaa6eaf&690
http://s7/bmiddle/4e6df729ga34dfc478006&690
http://s3/bmiddle/4e6df729ga34dfcef5062&690
http://s10/bmiddle/4e6df729g76baffdd2129&690

    《罗马假日》童话般的故事,从作为王位继承人的欧洲某国王室安妮公主和记者的奇遇展开:

     被宣布为王室法定继承人的安妮公主,正在国外做睦邻访问,但年轻的她对自由充满了向往,想出去玩,但国王出于安全考虑,她的请求没有被允许,并且为了让她能情绪安定,公主还被打了镇定剂,但被打了针的淘气公主还是趁人不注意跳窗偷跑出去了,但很快药力开始发生作用,公主慢慢昏睡在街头、、、

 

    被下班后正在路上匆匆赶往自己寓所的他发现,虽然当时的他是个默默无名的小记者,但她在街头昏睡时,他就像把自己领回家的丈夫,他成熟俊美的外表使公主“甘心”被带走,他显然是个好男人,开始还不知道夜宿街头的她就是公主,甚至还以为她是暗娼,只是当看到她那纯净的眉宇中所透出的亲切和可爱后,他不忍抛开女孩,也从那时起,属于他们俩的假日开始了。这个“假日”实质上是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他为职业计划的一部分而设计的。如果没有之后对公主产生感情,他永远都只是一个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记者。

 

    影片结尾,公主和记者发现彼此已擦出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但一天的假期结束了,傍晚公主回到官邸。翌日官邸举办新闻发布会:

    会上,记者最后一次看到美丽的公主,此时的她与他第一次在街头碰见的那个女孩一样美丽亲切高贵,不同的只是此刻华贵的礼服将她牢牢包裹。而她也发现了她,她很欣喜,然而公主的矜持既不允许流露欣喜,也不容许一点哀伤,但在情感的巨大波澜中,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忧郁。但这一丝忧伤,已被台下那个爱着她的男人看在眼里,他知道她这矜持的微笑中包含了多少情意和多少无奈。所以他愿意因为爱,而抛弃即将功成名就的良机,将事先约同事偷拍的与公主共度“罗马假日”的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他说了声再见,而他却伤心的凝望着公主离去后的前台、、、、

 

    影片上映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因为当时的派克名气已如日中天,而当时的赫本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为此,这个高贵而深情的男人,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主演。在新闻发布会上,派克说:《罗马假日》是赫本的电影,我只是配角。他这句话不仅是对赫本演技的赞叹,更是他对自己心中深藏的一份感情的感叹。

 

    《罗马假日》上映后引起轰动,赫本成了世界的焦点。并且1954年,24岁的赫本因在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说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http://s14/bmiddle/4e6df729ga34e39a7a7ad&690
http://s11/bmiddle/4e6df729ga34e3a15aa7a&690
http://s10/bmiddle/4e6df729ga34e3ae7e639&690
http://s2/bmiddle/4e6df729ga34e3b83ca31&690
http://s15/bmiddle/4e6df729ga34e3c2bb36e&690
http://s12/bmiddle/4e6df729ga34e3ce02b9b&690
http://s5/bmiddle/4e6df729ga34e3d697934&690
http://s14/bmiddle/4e6df729ga34e3e62b26d&690
http://s3/bmiddle/4e6df729ga34e3edccfc2&690
http://s11/bmiddle/4e6df729ga34e3df2106a&690

 

    赫本成了影后,各种荣誉向她飞来,但这些并不是她真正的渴望,她最渴望的是真挚永恒的爱情。所以深深懂她疼她的派克,在《罗马假日》首映式上,特意介绍赫本结识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梅厄·菲热。梅厄是派克的好朋友,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派克很欣赏梅厄的才华,他当时真心地认为梅厄能带给赫本更大的成功。  

 

    梅厄当时36岁,瘦高的身材,面部棱角分明,多才多艺,温柔体贴。和赫本一样,梅厄也会多种语言,他们很快亲近起来。赫本也对具有领袖风范的梅厄有了依恋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汇的名著《莎布琳娜》后,梅厄飞往瑞士向赫本求婚。赫本不顾母亲的反对,接受了求婚。他俩于1954年9月在瑞士结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生命结束。  

 

    在赫本结婚几个月后,派克也终于和妻子协议离婚,而这时赫本已徜徉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她经常给派克寄去明信片,虽然都是只言片语,但亲密与信任之情跃然纸上。  

 

    派克在为赫本祝福之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1955年,派克在巴黎邂逅了一个美丽的法国女记者维洛妮卡,两人相爱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维洛妮卡和派克一样喜欢孩子,她不嫌3个继子闹腾得厉害,又为派克生下一儿一女。  

 

    婚后赫本一直居住在瑞士,与远在美国的派克相见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大洋割不断他们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电话、信件彼此问候。派克始终关心着远方的赫本,希望她的婚姻幸福。但是,赫本的婚姻却远没有派克那么幸运。

 

    赫本新婚伊始,社会上已有不少流言蜚语,说梅厄只是在“利用”赫本发展自己的事业。在一般人眼里,赫本的才艺远远超过她的丈夫,她的敏感与天生的优雅更是梅厄所不及。日子一长,梅厄心中难免别扭。  

 

    赫本发誓要让自己的婚姻成为好莱坞的典范。鉴于两个演员组成的家庭往往因长期分开而造成破裂,她决定和梅厄今后一刻也不分离。她甚至对导演提出条件:没有梅厄参加的电影,她不演。婚后,赫本先后主演了《战争与和平》、《俏脸蛋》、《黄昏之恋》以及让她有幸第三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齐纳曼导演的《修女传》。

 

    赫本的表演日臻完美,她在塑造成熟而自由的女性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她征服了世界。却没有征服她的男人。1959年3月,赫本生下儿子西恩。从此,孩子成了她生命的中心,丈夫退居次席。梅厄不习惯这种变化,他们的婚姻出现裂痕。1968年秋天的罗马雨雾连绵,阴郁潮湿。赫本14年的婚姻彻底完结。伤心欲绝的赫本一连几天没有吃东西,她的生活除了雨水就是泪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派克打来的。赫本对派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赫本的婚姻一直很隐秘,但她在派克面前却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不过,赫本是个坚强的女性。1968年冬,赫本与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烈·多蒂医生一见钟情,赫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炽热的爱情之中。1969年,赫本与多蒂结合,同年4月怀孕暂时息影。1970年2月8日,次子路卡出生,不久多蒂出现桃色新闻,赫本的婚姻再次触礁。  

 

    1980年,赫本接到了多蒂的离婚文件,她的第二次婚姻解体。后来52岁的她,因出演《皆大欢喜》与演员罗伯特相识,成为挚友,罗伯特始终是赫本的伴侣,直至1993年她与世长辞。

 

 

http://s1/bmiddle/4e6df729ga34e601488d0&690
http://s4/bmiddle/4e6df729ga34e6074b113&690
http://s10/bmiddle/4e6df729ga34e60d09e09&690
http://s15/bmiddle/4e6df729ga34e6196945e&690
http://s13/bmiddle/4e6df729ga34e61f97b2c&690
http://s7/bmiddle/4e6df729ga34e63ac8226&690
http://s1/bmiddle/4e6df729ga34e640e8fc0&690
http://s12/bmiddle/4e6df729ga34e6a644bab&690
http://s13/bmiddle/4e6df729ga34e6482bb3c&690

       就在赫本饱尝婚姻之苦的同时,派克也遭到了失子之痛。1974年,他30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这对派克是个残酷的打击,他和妻子整日泪眼相对,躲在屋里不肯见人。他的大门只对从瑞士匆匆赶来的赫本打开。赫本和派克一样,都是爱子如命的人,这个噩耗令她悲伤不已。  

 

      多年来,赫本和派克的家庭结下深厚的情谊。只要到美国,赫本准是第一个到派克家做客。如果她因为什么特殊的事情不能看望派克了,总会提前打电话说:派克,真对不起,我要先到别人那里去一下。她礼貌而周全,赢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爱。

 

 

 http://s2/bmiddle/4e6df729ga34efd63b001&690
http://s1/bmiddle/4e6df729g76bb0ddfa130&690公主赫本
http://s13/bmiddle/4e6df729ga34e8b3e6c1c&690晚年的公主赫本与记者派克

 

    晚年的“公主”赫本作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1992年赫本去索马里慰问儿童,回来之后便感到腹部不适,不久后查出患有结肠癌,虽然做了手术但医生估计只能再维持一年多的生命。她自知时日无多,向医生请求回到故乡托洛亨纳茨的家中最后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1993年1月10日,在罗伯特的搀扶下,赫本最后一次走进她的花园。她恋恋不舍地抚摸着每一株植物,仔细地告诉罗伯特它们各自不同的养护要求。10天后的清晨,她在睡梦中安详地飞走了,享年63岁。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镇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罗马人带着鲜花来到台伯河向她遥寄哀思,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40年前来到这里的美丽“公主”。但人们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瑞士参加赫本的葬礼。要知道,自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一直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77岁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公主”赫本走了,“记者”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

    直到赫本去世后十年的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公主”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知道自己已经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一个半月后的2003年6月12日凌晨4点,87岁的“记者”派克在他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与世长辞、、、、 

 


 

http://s16/bmiddle/4e6df729ga35c5deb61af&690

 

 

 

 

 

 

 

同时推荐本博好文: 惊世的“昙花一现”,凄美的爱情传说、、、赫本与派克,此情可问天赫本与派克,此情可问天2011-04-08 20:56:47

 

 

 

图片取自网络,部分史料参考世界电影发展史,感谢提供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