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画家潘天寿国画《雨霁图》赏析
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其早年曾署阿寿,懒道人,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省宁海人。潘天寿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先后受教于李叔同、吴昌硕等,历任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专教授、国立艺专教务主任及代理校长。建国后任华东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美院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等职。

杭州潘天寿纪念馆收藏
雨过天晴,大地分外爽朗;明净、湿润,大自然一派生机。画面左端斜欹着一棵苍松,根蟠石岸,松皮似鳞,老干多节,其枝横斜而盘屈,梢凌空,叶密而荫重。前面是几块突兀嶒嶙的巨石,占着整个画面的下半部,磊落稳定,苍硬顽涩。画家如是说:“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时拾取耳。‘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惟诗人兼画家者,能得个中至致。”
《雨霁》就是充满诗意、画意的作品,且格局高简,笔墨酣畅,情趣自然纯朴。
雨后阳光驱散了笼罩在山谷里的阴霾,泉水在山峡中奔流。远处景色浸在一片湿润的翠色中。近景跟远景虚实相间,前景充实但并不使人感到窒息,实中也有虚处。远景虚中有实,更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幅画整个取景于平中见奇,把自然生命在雨后勃发的特色表现得十分出色,也传达出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是潘天寿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欢迎光临<慧泉轩>艺术网http://www.hqxart.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