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书法家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赏析

(2011-12-26 14:40:10)
标签:

清代

书法家

吴昌硕

篆书

临石鼓文

欣赏

文化

分类: 把玩珍艺

                      清代书法家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赏析

 

     吴昌硕(公元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中年后更字昌硕,还有苍石、仓硕、缶庐、苦铁等字号,系浙江安吉人。他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篆刻融会贯通,样样俱精。吴昌硕的书法,楷书从颜真卿入手,又取法钟繇;隶书以《汉祀三公山碑》为主;行书初学王铎,后学欧阳询和米芾。晚年用篆隶作狂草。其临《石鼓文》成就最大,这幅作品代表了他成熟时期的面貌。

                   清代书法家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赏析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吴昌硕抓住《石鼓文》左右上下参差取势的特点,是每个字都各具姿态,或正或斜,或伸或缩,或静或动,或疏或密,力求在整齐中求不齐,在简化中求变化。同时,又把秦篆和邓石如的笔法融写到《石鼓文》中,从而别开生面,风格独特。

    在《石鼓文》中,字的形状一般略扁或略方,呈横向,而吴昌硕写的《石鼓文》“变横为纵”,大部分字形略长,而且上紧下松,上密下疏,上实下虚,形成疏密交替、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再有,吴昌硕把封泥、砖瓦等书体的特点、篆刻的刀法、绘画的用笔,自然地渗透到写的《石鼓文》中,以追求变化多样、“古茂雄秀”的效果。另外,他写的《石鼓文》的款式也非常讲究,以行草落款,笔势流畅洒脱,字的大小也较适宜,给整幅作品増添了活跃的气氛。吴昌硕的书法对现代书坛影响很大,在书法史上有一定地位。

            欢迎光临<慧泉轩>艺术网http://www.hqx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