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画家郭熙之《早春图》赏析

(2011-06-27 10:07:16)
标签:

宋代

画家

郭熙

传世

名作

早春图

欣赏

文化

分类: 把玩珍艺

                      宋代画家郭熙之《早春图》赏析

 

     郭熙(1023-1085后,一说约1020-1109),字淳夫,河阳温县(在今河南温县)人,宋神宗时为画院艺学,是北宋中期代表性的山水画大家。初学李成,晚年自成一家。好作巨幛大幅,雄健中露出灵秀。

               宋代画家郭熙之《早春图》赏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冬去春来,大自然正在苏醒。在严冬留下的惨淡枯寂中,处处萌发着生机。山中奇峰怪石间,浮起润泽的雾气,溪涧解冻,泉声潺潺,汇成一潭清浅春水,树木舒展着枝桠,不畏春寒的树木已经吐出簇簇新叶,山林翘首等待和煦的春日春风的抚慰。画面中段是画家描写的重点,这里岩壑相接,起伏交错。溪谷幽深处林木蔚然,流泉闪着亮光,亭台楼阁和水边栈道隐现其间。旅人从山隈水湄向山中进发,人形细小几不可辨,但意态欣然,不作冬景中笼手缩颈之状。画幅左侧有作者题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笔”。笔迹工整,下有“郭熙笔”长方印一方。钤盖作者印章,在北宋画中很少见。原图曾经被人分作两幅,后又接起。

    《宣和画谱》中说:“(郭熙)至摅发胸臆,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晻霭之间,千态万状。”《早春图》可以说是这种风格的代表。郭熙用笔灵动而严谨,画树用草书笔法;画山石用浑柔线条勾勒,深暗处用多变的笔锋加皴,再用轻淡水墨笼染。作为郭熙山石特征的“鬼面石”、“乱云皴”都可以从图中见到。他用墨淋漓、滋润,湿勾淡染。这种方法,适宜表现烟岚轻发,山光浮动的效果。郭熙很重视山水画中季节、气候特征的表现,更把这种特征与人的情感变化相融合,为中国山水画艺术创立了经典性的观念。“早春”,实际上是冬春交替时节,缺少鲜明的视觉特征。《早春图》不用桃红李白柳绿这一类符号,而从构思、造境入手,使春意蕴藏在岩壑林泉之中,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欢迎光临博主之慧泉轩艺术网http://www.hqx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