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

(2007-10-18 11:11:47)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原创)林子随想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两首词都代表了作者很高的文学境界。各有千秋,它们的共性是都是怀古词。

    不同之处在于:苏轼的词中是豪放中带有旷达,他以怀古题材,雄浑博大的境界,表现了豪迈奔放的个人性格及其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词之有苏轼,犹诗之有李白,运用自由的天才创造力,采集新的题材,开辟新的词境。苏轼一生屡遭谗害,可他学养甚深,虽有郁郁不平之感,每为其豪情所掩,使人但见其放旷的一面。流行的说法认为,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苏轼的词作不仅“横放杰出”,也尽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后人目苏词为豪放之宗,是就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词驰骋,意境超脱、扩大词境的总体倾向说的。

    辛弃疾词作的特点是豪放中带沉郁的,在做这首词时,作者心中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抗金激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思想的主导倾向。辛弃疾具有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许多很散乱平淡的语言材料,经他组织到词中后,一变而为极生动、极带感情的文句,可任意驱使,并不觉其机械平直,而是“深雄雅健。”之所以如此,与他喜用并善用典故有关。

    如果说苏轼常用“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来排遣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那么,辛弃疾多以慷慨悲歌来倾吐抑郁不舒的闷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