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到名片一定需要看一遍再收起来

(2009-02-05 16:08:19)
标签:

杂谈

 名片的制作要求

    名片,是当代社会私人交往和公务交往中一种最为经济实用的介绍性媒介。由于它印制规范、文字简洁、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易于保存,而且不讲尊卑、不分职业、不论男女老幼均可使用,因此使它用途广泛,颇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眼下国内最通用的名片规格为9×5.5,即长9厘米,宽5.5厘米。如无特殊需要,不应将名片制作过大,甚至有意搞折叠式,免得给人以标新立异、虚张声势、有意摆谱之感。印制名片的纸张,宜选庄重朴素的白色、米色、淡蓝色、淡黄色、淡灰色,并且以一张名片一色为好。

    最好不要印制杂色名片,令人看得眼花缭乱。也不要用黑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印制名片,它们均会给人以失之于庄重的感觉。不提倡在名片上印人像、漫画、花卉、宠物。这些东西并无实用价值,却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印象。在国内使用的名片,宜用汉语简体字,不要故弄玄虚,使用繁体汉字。切勿在一枚名片上采用两种以上的文字,也不要将两种文字交错印在同一面。制作名片,最好不要手书自制,也不要以复印、油印、影印的方法制作名片,它们均不够正规。

    名片的使用

    交换名片的时机:1希望认识对方;2表示自己重视对方;3被介绍给对方;4对方想要自己的名片;5提议交换名片;6初次登门拜访对方;7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8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碰上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或与对方交换名片。1、对方是陌生人;2不想认识对方;3不愿与对方深交;4对方对自己并无兴趣;5经常与对方见面;6双方之间地位、身份、年龄差别悬殊。

    递名片给他人时,应郑重其事。最好是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予对方。切勿以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面对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若对方是少数民族或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口头应有所表示。可以说:“请多指教”,“多多关照”,“今后保持联系”,“我们认识一下吧”,或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与多人交换名片,应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挑三拣四,采用“跳跃式”。当然。当他人表示要递名片给自己或交换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上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宜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切勿单用左手接过,“接过名片,首先要看”,这一点至为重要。具体而言,就是换过名片后,当即要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至尾将其认真默读一遍,若接过他人名片后看也不看,或手头把玩,或弃之桌上,或装入衣袋,或交予他人,都算失礼。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口头道谢,或重复对方所使用的谦词敬语,如“请您多关照”,“请您多指教”,不可一言不发。若需要当场将自己名片递过去,最好在收好对方名片后再给,不要左右开弓,一来一往同时进行。

    商务场合如何交换名片

    (1)初次见到顾客,首先要以亲切态度打招呼,并报上自己的公司名称,然后将名片递给对方,名片夹应放在西装的内袋里,不应从裤子口袋里掏出。

  ①递接名片时最好用左手,名片的正方应对着对方、名字向着顾客,最好拿名片的下端,让顾客易于接受。

    ②如果是事先约好才去的,顾客已对你有一定了解,或有人介绍,就可以在打招呼后直接面谈,在面谈过程中或临别时,再拿出名处递给对方。以加深印象,并表示保持联络的诚意。

    ③异地推销,名片上留下所住旅馆名称、电话,对方递给名片时,应该用左手接。但是右手立刻伸出来,两手一起拿着名片。

    ④接过后要点头致谢,不要立即收起来,也不应随意玩弄和摆放,而是认真读一遍,要注意对方的姓名、职务、职称,并轻读不出声,以示敬重。对没有把握念对的姓名,可以请教一下对方,然后将名片放入自己口袋或手提包、名片夹中。

    (2)名片除在面谈时使用外,还有其它一些妙用。

    ①去拜访顾客时,对方不在,可将名片留下,顾客来后看到名片,就知道你来过了;

    ②把注有时间、地点的名片装入信封发出,可以代表正规请柬,又比口头或电话邀请显得正式;

    ③向顾客赠送小礼物,如让人转交,则随带名片一张,附几句恭贺之词,无形中关系又深了一层;

    ④熟悉的顾客家中发生了大事,不便当面致意,寄出名片一张,省时省事,又不失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