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TITLE="看《暗恋桃花源
看《暗恋桃花源 》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TITLE="看《暗恋桃花源 东京国际影展青年导演银樱奖(《暗恋桃花源》、1992)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暗恋桃花源》、1992) 柏林国际影展卡里加里奖(《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影片(《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导演(《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飞比西国际评审团奖(《暗恋桃花源》、1993) 香港舞台剧奖特别荣誉奖(2000 ●从小到大,大家受的教育都在教一些“附加价值”。所有的技术、知识,都是附加在本体上的好东西,本体得到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附加品,但问题是,“本体是什么?”已经无人讨论。 ●创意的原始能量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一个特质,而是等待被发掘的本能,等待被揭露的能量。 ●一个输出,一个输入,创意必须有来源,这来源是自己心中的积累,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 ●一个人能不能积累智慧,主要是看他懂不懂得“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的生命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到多少,是心在决定。 ●我们其实大半辈子都是在用既有的方式看世界。这个方式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久而久之,事情的原貌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我们甚至可能不认识它了。 ●学会看自己的动机是最快的积累智慧的方式,像火箭一样,可以快速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看到行为背后的理由。看到之后,立即得到更宽广的视野,更容易处理眼前的事。 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市 1978年同丁乃竺结婚;进入美国伯克利大学戏剧艺术研究所 1983年获博士学位,回台湾任教于新成立的国立艺术学院 1984年首部戏《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大礼堂上演;“表演工作坊”成立 1985年《那一夜,他们说相声》在台北市国立艺术馆上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开始了“相声剧”系列 1986年《暗恋桃花源》首演于台北国立艺术馆 1989 年创作《回头是彼岸》;《这一夜,谁来说相声》首演于台北国立艺术馆,这部戏后被很多人称做“表坊”的巅峰之作 1992年担任编导的电影《暗恋桃花源》在台北首映,后获多个国际电影奖项 1995年开始担任超级电视台情景喜剧《我们一家都是人》创意总监及编导 1954年生于美国 赖声川1972年就读辅仁大学英语系,同时在台北一家餐厅从事民歌演唱和演奏,玩音乐玩了整整5年。1978年,赖声川申请到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读戏剧艺术,对当时许多人而言,这是不可思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台湾是剧场沙漠,很少有人有“看戏”的习惯。 1998年创作《我和我和他和他》;出版《赖声川:剧场》共四册 2000年创作《如梦之梦》,国立艺术学院八小时演出,观众被安置在中央可以转动的座椅上,演员的演出环绕观众展开 2002年《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在北京演出 2003年《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于非典时期在首都剧场上演,有一千多名观众带口罩观看演出 2006年《赖声川的创意学》出版内地版 2006年11 月18 日赖生川的《暗恋桃花源》将在首都剧场第一轮公演 阅读 《赖声川的创意学》 , 暗恋桃花源 不错的一个大师 |
后一篇:关注E-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