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上海往事》观后感 |
南京前段时间的天气,阳光不知道躲到哪儿去啦,非阴即雨,以至于看书有点艰难,于是打开电视看了《上海往事》。
一部《上海往事》看得我心碎,心柔,心堵,心叹。
张爱玲就是寂寞里开出的一朵花,艳丽妖娆,没有阳光的照耀依然夺目。
她爱胡兰成那是全部投入的爱,倾情倾城之恋,一向很看重金钱的她,为了胡兰成倾尽解囊,那是刻骨的爱。
不爱了也就决绝地不爱了,说,我不爱你了,你也早已经不爱我了,你不用来看我也不用写信给我,写了信我也是不看的,随信寄上30万元已解胡兰成逃难寄人篱下的艰辛,在常人看来这是一傻女子,在我看来张爱玲是那样的豁达与决绝。
以至于她的年轻时代,最美好的时光全部献给了她的文字。
那是刻骨的爱却没有刻骨的恨,以至于刻骨的经历让她创作出许多惊世之作,成为上海滩的传奇女子。
张爱玲看钱重那是有渊源的,竟因为没有钱上插科班不得不去求因为后母的挑唆,把她打的遍体鳞伤又幽禁她达半年之久的父亲,那一见与父亲仅几句对白,完全没有一丝亲人的感觉,那一见竟成了父女的终生一见,从此后她遗世独立,用自己的笔赚钱养活自己,用自己的笔写出一生的精彩,孤独,寂寞与无奈。
在那个女性独立尚属稀罕物又受社会排斥的时代,她的勇气与才气都令人叹服。
她生在一个无爱的家庭,母亲抛下她与弟弟去了英伦寻找自己的自由,父亲在后母的挟持下,冷冷的对她,自己却在房子里吞云吐雾抽大烟聊以自慰。
弟弟与她尚有往来,但在胡兰成来家里找她,她热恋着胡兰成的时候,她却因不方便回绝了弟弟,可见她把姐弟情看的比常人要淡。胡兰成问她,你为什不让弟弟进来呢,她说弟弟没有预约,这话绝情又凉薄。
中年她在美国与又老又残疾兼穷困的作家赖雅度过了一段贫穷而有爱的日子。那日子是温暖的,因为赖雅那样的宠她爱她懂她。
这一生胡兰成最懂张爱玲,张爱玲也最懂胡兰成,终是因为胡兰成没有节制的滥爱而被戕害。
胡兰成走一处爱一处,一直生活在女人温软的怀抱里,那些个女人们又都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爱人,为他付出,可见不只是他的才气,他自身独有的气质与魅力对女人是绝对的杀伤力。
在对待爱的态度上,胡兰成是荒谬的,他对张爱玲说,我以为我爱小周我爱范秀美,你也是爱他们的。
爱屋及乌嘛,他忘记了爱的自私与独有性。
最后胡兰成娶了一个不爱他却养着自己喜欢男人的女人为妻,可见也是对他滥爱的惩罚。
真是应了那句,你对生活什么样生活会还你什么样的话。
这世间给了张爱玲一些陪伴与爱的人是她的姑姑张茂渊,她陪伴了张爱玲很多年,其实张爱玲也是在陪伴着她,这就是相互取暖吧。
张爱玲的弟弟来到张茂渊的家来找张爱玲了,张爱玲去了美国却没有告诉弟弟一声,张茂渊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把张爱玲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关在了门外,可见他们一家人都很寡情,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人难免是寡淡与寂寞孤独的。
张爱玲晚年疾病缠身,时常搬家,一个人在美国飘零,真是孤苦可怜,好在美籍华人林式同受人之托经常去看望她,后来在自己的家附近为她找了一处公寓,她就在那公寓里孤独而死,死后一个星期才有人发现。她把她遗产的一部分给了林式同。
死前她听到了胡兰成温柔的叫声,听到了她妈妈好听的呼喊。
这都是别人写的,但我相信她一定听到了。
因为胡兰成一生都是她的最爱,妈妈也是她一生的牵挂,尽管她妈妈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与义务,那是雕刻在骨子里的爱,任凭岁月冲刷都冲不走的爱。
哎,张爱玲就是寂寞里开出的一朵花,艳丽妖娆,没有阳光的照耀依然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