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部落


标签:
原创作品百年石头村古朴原始味道 |
六月二十九日,为寻找石头村的古朴,我们走进了邹城市石墙镇九山村。
把车停在一处比较宽敞的楼房前,那楼房盖的很气派,有几百个平方。
楼前坐着几个大嫂,都很善谈。“你们是来看老房子的吧,这段时间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都会有人来,多的时候一百多口人呢。”
我说:你家的房子盖的真气派。大嫂说:哪有你们城里的房子好啊!我说:要在城里你这房子值钱了,一两百万呢。
大嫂说:你们是吃过饭来的吗,来家里喝口水吧。
我们说:谢谢了,自己带着水呢,需要的时候会给您要的。
“那好,车在这儿很安全,你们放心去看吧。”
走到一片老房子前遇到一个大哥,他也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来看老房子的吧,从这儿上去有个古庙,再往上走还有地主家的房子,是小瓦的。
走到一个院落前,一个老汉还有三个大娘在那儿闲聊,看到我拿着相机,一位大娘主动说,给我们照张相吧。
我说好啊,你们几个都过来,给你们照张合影。
照完后,让照相的那个大娘说:照片能给我们不?
我老公说,只要你把地址给我们,照片可以给你们寄来。
大娘说,房子已经量过了,马上就要搬到别处住了,不一定能收到。
石头村的石头房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吧,石头房子依山而建,地基上还能看到整块的大石头,屋墙是打磨整齐的石头,院墙是零零碎碎的石头落在一起的。
一块石头上用繁体字写着“第四队,六四年。”
这字就近五十年了。
村口处有两口老井,一口是四方形的,井沿的石头被井绳磨出一道道很深的印子。正好母子俩在那儿洗衣服,用水桶从井下往上提水。
我老公问她们:村里有自来水了吗,你们怎么还用井水洗衣服?
姑娘说:村子早就有自来水了,今天修水管子,我们就来这里洗了。
这处老井旁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民国拾三年”重修的字样。
那位母亲说:山上住的人家很少了,大部分都搬到山下来了,主要是吃水不方便,原来山上的人都要到这里来挑水,要跑很远的路。
离这处井不远处还有一口更大的井,井口是多角星形状,我看了一下,井很深,觉着有些眼晕。
从种种迹象看,石头村应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沿着石级往上走,石头房子是坐北朝南的,纵横交错,像迷宫一般,每一个岔路口都能找到一个人家,有些房子因年久失修,房顶已经坍塌,但从门楣处依然能看出房主的经济状况。一个院落的大门门楣上有着雕花,堂屋的屋脊上是小瓦,屋山雕着龙还有牡丹花,足以看出主人家的殷实。有的院落,有一进大门还有二进门然后才进入主房。有一家院子里有一个石台,台子上放着一个竹篮子,依然能感觉当年的生活气息,只是用塑料装修过的房子,因无人居住老化了,屋中央凌乱地飘着条状的东西。二进门的地方有损坏了的风箱,用泥浆砌成的锅台,也已经残破了,这是久违了的家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的老家也是这样的厨房,也是这样的锅台。我放学后很多时候都要给做饭的母亲拉风箱,冬天的时候还会在余火里埋上小个的地瓜,等到吃饭的时候,地瓜也已经烤熟了。因热,地瓜在两手上倒来倒去,吃的时候,烫的吸溜着嘴,就连地瓜皮上带下的少量的肉也不放过,啃了又啃,既解了馋又果了腹。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喜欢吃烤地瓜,所以,烤地瓜的香味一直萦绕在舌尖挥之不去。
有的地方的房子只剩下了一面带屋山的墙,那种石头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地方的墙上摞着扁扁的石块,给人以到了少数民族部落的感觉。
一块斜坡的石头上,画着房子的形状,上面刻着字,这让我想到了图腾还有东巴文字。
石头村的房子,每家一个院落,都是用石头垒砌的,每个家庭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都与邻居家相通,曲径通幽,错落有致。
走到石头村的顶端,也就是一个小山坡上,用碎石砌成的围墙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这让我想到了古老的长城,有保护与抵御的作用吧。
石头村的路是由不规则的石板铺就,经年的踩踏已经变得很光滑,由于近年无人居住,石路的缝隙里长出了小草。
石头老屋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爷爷,小草就像老人的小孙子,希望在夹缝中生长。
很多院子里长满了蒿草,蚊子多,个大且毒,好不容易逮着香喷喷的肉,就使劲咬,老公左拍右挡,弄得手上腿上都有血印子。更可笑的是,那蚊子只咬老公不咬我,我就在那儿幸灾乐祸:哈哈,你看现如今这蚊子也进化的通人性了,咬人的时候还懂得怜香惜玉。
一边看,老公一边感叹:石头村的人很勤劳,把这么多石头垒砌起来要费很大的劲,况且这些石头要从山上背下来。
一位村里的大哥见了我们很热情,站在那儿跟我老公闲聊了起来,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有丝丝的担忧。
那位大哥说,老石头房子已经有人准备开发了,无人居住的房子已经测量过面积,在老房子居住的十来户却没有测量,改造成旅游景点后,我们住哪儿呀。
我想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政府一定会让居者有其屋的,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他们闲聊的时候,我看见一位很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背着一捆玉米秸走了过来。
我过去跟老人打招呼,老人说:我耳朵不好了,听不见你说话。
我用手比划着:您八十几了。
老人也用手比划着八十六的手势。
老人说:背点柴火烧水喝,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只好自己照顾自己。
我对着老人照了几张相,老人很配合地露出慈祥的笑容。
在老屋留守的老人,拆迁的时候,政府会考虑他们的养老吗?
回来的路上,我还一直在担忧。
我希望改造成旅游景点后的老房子,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完善,保持原有的自然风味,让那种原始的风貌得以存在、延续,让今天把昨天的古朴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