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夫茶

(2012-10-19 20:51:25)
标签:

原创作品

假期

功夫

人生

双节长期,极不喜欢人山人海热闹的场面,几乎不出远门。

功夫茶

儿子回来了,隔三差五同学小聚;有外地的同学回家探亲,我也有小聚。

婆婆三个儿子,如今的婆婆虽能自理,但不能操持家务了,需要人照顾,三个儿子一家照顾一个月。

老家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剩下的大部分人是老人与孩子。

想让老人去养老院,固守着传统观念的老人,觉得去养老院生活是很丢人的事,他们的观念里,没人管的老人才去养老院。

以前母亲常说,官人不知忧。大概是说,上班的人身不由己吧。

所以,回老家照顾婆婆的事情,就落在了自由职业的我老公身上了,顺便照顾一下我那宁愿呆在清贫寒舍,伺弄他那二亩三分地的小院,种了满园子蔬菜、庄稼,也不愿意到城里生活的老爹。

儿子节前在云南呆了一个月,回家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普洱砖茶,据说是有年份的。

我一向对茶道不通,三千的茶叶与三百的茶叶,我喝着可能都好喝。

十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在茶几旁,老公拿出以前买茶叶时店家赠送的一套普通的功夫茶具,儿子摆弄着茶道,小子没在云南白呆,伺弄起来竟也像模像样。

以前喝过的茶叶大都是清汤的,儿子带回的普洱茶,三道过后,竟有些油光光的感觉,但入口茶味醇厚,很温润的感觉,不像茉莉那么芬芳,不像绿茶那么爽口,却也茶香弥漫,回味绵长,且汤色好看。

功夫茶

我一边喝茶,我只能叫喝茶,不能叫品,一边用喝过的茶杯熨眼。

茶杯的余温恰到好处,先用杯底扣在眼上,然后,再滚动茶杯熨烫,晕完后的眼睛很舒服。

乐此不疲地玩着喝茶、熨眼、熨眼、喝茶的游戏,竟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惬意。

一家人漫无目的地聊着,茶的温度温暖着全身,氤氲着和睦,氤氲着亲情。

在照顾婆婆与老爹的过程中,我逐步知晓了两个老人的习性。

我很小就出去上学了,那时候对父亲的性格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只知道父亲不爱说话,什么出头路面的事都是利落的母亲在打点。参加工作后忙工作,忙孩子,能静下心来与父亲说话的时间很少。这几年父亲年岁大了,我便多了一些责任,常回去看他,住下来照顾他,常与他拉呱,才知道父亲是一位很智慧的人,年少时曾随爷爷闯过关东,因爷爷败家,花光了几十亩的田地,闯关东,把爷爷葬在了东北,大伯失踪,至今音信全无。

父亲有他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方式,在农村没有儿子的他很少受人欺负,这大概与他的处事方式有关。

但我也发现父亲有时候很计较,计较得失,这与他从苦难的解放前走过来有关。

婆婆老了以后,极依赖她的小儿子,我的老公。

我老公人很孝顺,不论是对婆婆还是对我老爹,我老公的脾气好又有耐心听他们唠叨,细心地照顾他们。

婆婆通情达理,极会为人,婆婆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疼人,把每个人都放在心上。所以,他的儿孙们对她都很好。

但婆婆毕竟是女人,是女人小事难免会多一些。

我与儿子在家的时候,儿子也会拿出茶具我们娘儿俩一起喝喝小茶。

真是岁月如梭呀,当初因为没奶,我们一口口喂养,愁着什么时候长大的儿子,已经成为一个大小伙子了,还能陪着妈妈喝茶。

儿子长得很显嫩,极像我年轻的时候。

为此儿子出差的时候,为了让人家看着显得成熟,就把胡子留着不刮。

昨晚,儿子会同学去了,我也有应酬。

回家后,我先去散步一小时,消化一下尚在胃中的美食。

散步完,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晚一些回家。

我自己坐下来,慢慢地喝着功夫茶。功夫茶

喝一杯,熨一下眼,再喝一杯,再熨一下眼。

慢慢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来,再喝,通体舒畅,原本有些发胀的腹部,舒暖了好多,轻快了很多。

原来功夫茶,还能消积化食。

边喝茶,我边想:

父母就是我们的一杯茶,一杯久品不厌的砖茶,那功夫就是岁月吧。

儿子是一杯清茶,爽口略有些青涩,还需要时光慢煮,煮出久久散不去的香。

那时候,我们也老了,成了儿子的功夫茶。

在亲情的延续中,孝心与爱就是最好的功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