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时光与时尚元素

标签:
原创作品回家老爹老娘陈旧时光现代都市 |
现在几乎放假的时间都是要回老家的,因为家有“三宝”——婆婆、父亲还有母亲,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且父母近九十岁。
父母过年后一个八十七,一个八十八。两个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相依为命,相互照顾。近几年人老了,才一天一天的盼着我们回去。其实我回去了也做不了很多事,也就是做做饭,洗洗衣服,简单收拾一下卫生。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好不好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好找好拿省力。
过惯了自己日子的一对“宝贝”,除了儿女很难有人能融入他们的生活,不是人家不愿意融入他们,是他们在排斥人家。
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可他们节俭惯了,看着年轻人大手大脚,他们很有言词且眼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这种生活习惯因该是陈旧的,可他们喜欢。
俩“宝贝”有时候也斗嘴。母亲的听力近几年下降了很多,小声说话她听不清,说大了声她就会觉得父亲在呵斥她,所以母亲颇有微词。这时候父亲总是瞪着眼睛很天真的问母亲,说小声了你听得见吗?说完后还一副得意的表情。
母亲很想来我家住,她觉得有闺女照顾是最好的,偏偏父亲是个倔老头,只要自己能照顾自己就不去闺女家添麻烦,我们多次做工作,邻居亲戚也帮忙说,就是说不动他老人家。
每每这时,母亲就会在父亲看不见的时候,拿手点父亲,意思是说,不听话的倔老头子。
我就跟母亲开玩笑说,他不去你去,咱把他自己放家里,他一个人呆烦了就去城里找你了。
母亲很认真地说,那可不行,他自己不会做饭,把一个老头子放在家里,饿坏了咋办呢。
老了也有自己爱的方式,很古老很传统也很陈旧,但却是一生的情一世的爱,浓缩在了相濡以沫里。
他们在村里属于高寿老人了,虽然膝下没有男孩,且正因了这一点,他们没有拉扯很多的孩子,没有操很大的心,也没有婆媳不和要生的气,生活无忧,生活简单,吃着自己种的无污染的蔬菜,才得以这么高寿。想来他们也是有福气的人了。
坐在老旧的土坯房子前,坐在午阳里,与父母亲东一句西一句的闲扯,颇感温馨。
那所房子是我小时候盖的,除了我们送给他们的家电还有淘汰下来的旧家具之外,她们再也没有置办过物件。
父亲年轻的时候,为了要儿子,寻求一块能生儿子的风水宝地,曾经三次搬家,才有了这所占地两亩的大院子,却终究没有实现父亲生儿子的心愿。也曾过继过叔叔家的孩子,终因牵累太多而放弃。父亲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有儿子,早把房子翻盖好了,当时这房子还是咱村盖的第一家砖瓦房。说完,父亲会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可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在父亲的骨子里根深蒂固。
好在父亲是个达观的人,虽然母亲只生养了三个孩子,两个夭折,且没有为他生儿子,父亲一如既往的呵护母亲,娇宠母亲,两人过的很幸福,这种爱在传统里又多了些大爱的味道,父亲很值得敬佩呢。
母亲不仅人长的高挑好看,且精明能干,也是十里八乡嘹亮的女人。她常说,这个家有了她,父亲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可见母亲是有值得父亲疼爱之处的。
近九十高龄人的婚恋够陈就的吧,也值得人羡慕与思考呢。
冬季是干冷的,每次回去我都要穿上羽绒服羽绒裤,里面还要加上毛裤与羽绒坎肩,整个看起来像个大笨熊。
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换上亮丽的衣裳,去做美容,去逛街购物,去散步,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穿行在时尚元素之间,恍若隔世。
人真的是有两面性的,可以生活在简单原始里,也可以生活在时尚里。
总觉得自己的骨子里是传统的,而自己又陶醉在现代生活的舒适之中。